書名:飢餓遊戲

飢餓遊戲


作者: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

        飢餓遊戲一共有三部曲,分別是飢餓遊戲、星火燎原與自由夢幻;不過請讀者放心的是若單獨只看首部曲,也有其單獨的結局,雖然看完本書之後,自然而然地會去二部曲與三部曲來看,但起碼單看本書,「飢餓遊戲」是一本有頭有尾可以單獨閱讀並擁有完整故事的書;閱讀者可以不用擔憂「三部曲」的閱讀負擔。

        作者蘇珊.柯林斯是兒童電視節目編劇出身,為何我特別要提到兒童電視節目呢?因為我個人認為本書其實就是一齣讓兒童觀賞的「身歷奇境冒險秀」加上「真人版線上遊戲」的結合。

        通常奇幻的小說都具有「完全架空」的世界觀,譬如有魔法、妖術、未知的力量或神鬼等,如哈利波特、迷霧之子等巨著,然而本書並沒有架空的世界與超脫的力量,故事中所有的遭遇都是現實上有可能發生的,只是多了一個自相殘殺的橋段。

        相信許多人看過這本書,劇情就無須多作說明,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其實反映出深層媒體人的短視,把電視行銷、吹捧與廣告贊助那套運作模式拿來設計出所謂的「虛構生死鬥」,觀眾喜歡楚門秀,所以本書就寫了生死鬥的實況轉播,媒體的奶嘴是贊助商,所以作者設計了一套參與生死鬥成員的「演出-贊助」模式,如果在生死遊戲中能夠懂得搏取觀眾的目光,就可以得到賴以生存下去的各種物資,如果不懂得行銷自己自然就得不到物資支援,只能活生生地逼近自己走向死亡之路,這有點像電視劇為了拉廣告而無所不用其極地炒花邊搞噱頭。

        本書的場景是虛擬的「施惠國(Panem)」,這取材自拉丁文 panem et circenses(英文意為:bread and citcuses),是古羅馬詩人 Juvenal 用來指責當時統治者靠分發小麥與舉辦格鬥競技活動來攏絡、娛樂羅馬市民,以達到鞏固權力的手段。但可惜的是,至少在首部曲當中,作者並沒有透過主角或劇情去控訴極權高壓統治,文中或多或少有些嘲諷的味道,這可以看得出來,作者的價值觀並非在反諷上頭,這本書的創作目的多半只具有「娛樂」功能與企圖吧。

        否則以本書「施惠國」以及國內被硬性劃分十二區(每區有其特定的經濟功能,一如當年蘇聯聯邦的每個共和國)那種極權並草菅人命的氛圍,和階級明顯畫分、高等區域居民歧視外圍區域居民的那種階級對力,應該會有更多價值觀的衝突情節才對,當然,作者將絕大部份的篇幅放在生死鬥中的鬥志與鬥力上頭,的確是讓本書的娛樂效果大大提昇,但是整個故事的主軸似乎完全失焦,誰都知道主角最後一定會存活下來,任何讀者都可以隨便猜到結局,而故事演繹的過程倒也有點像格鬥似的電玩,主角狂殺一通終於闖關成功,總讓我一直出現「然後呢?」的讀後空虛感覺。

        我必須承認本書是一本極具娛樂效果,更具有大銀幕張力的書,如果讀者是青少年或者是不具有過深的閱讀偏好的話,讀完這本書絕對大呼過癮,但如果像我這種重度閱讀的讀者,恐怕這本書讀起來只宛如打一場線上遊戲般,可以殺時間但卻沒有獲得多少閱讀的喜樂感。

        為了更深入瞭解這整個系列故事,當然會繼續閱讀二部曲與三部曲,也許讀了後半段的故事後,會讓自己改變評價也說不定。

        評:三顆星


        6/28耕讀筆記
        閱讀心得或書評真的很不好寫,我個人看了幾千本書並寫了五百多篇書評,才能領略到一點閱讀之皮毛,越寫越感到自己的不足。書評的功力非得長年累月的耕讀與堆疊才有一絲的進步,絕非那種看了幾本書自栩為文藝青年可以勝任,網路免費分享當然無可厚非,不知天高地厚地以為書評是件容易的事情就膽敢寫在付費的刊物上,其實是很難經得起讀者無情的考驗的。一個一年讀書讀不到十本的人如果可以在雜誌上寫書評,那就是極度不尊重讀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