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第十樣禮物


第十樣禮物
 

作者:珍.約翰生

          四十八歲大概是意氣風發和意志消沉交織的年齡吧。「人生正要拉開序幕」的揚帆和「終點也許就近在祉尺」的認命總是會在這時候交互湧現。

         為什麼寫這本書的書評之前會寫出這句感言呢?因為這本書的介紹一定得從作者的生平故事說起,作者珍.約翰生出身英國康瓦耳地區,她是英國最大出版社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的總編輯,有一次為了追蹤家族祕辛前往摩洛哥,沒想到年近半百的48歲時遇見真命天子!對方還是個信奉回教的穆斯林廚師,原本以為她就要孤家寡人渡過一生的,卻就此改變原本以為早就設定好的人生路途。

        48歲以後的珍.約翰生從此改變了生活,從長袖善舞的出版界女強人變成嫁入回教世界的人妻並兼任寫作。這本「第十樣禮物」就是結合了她的人生歷練、她的故鄉英國康瓦耳的野史、她的回教夫婿的文化背景和她自己家族祖先的一些事蹟而寫成的。 

        我個人讀書一向非常快,一本不要太枯燥的四百多頁小說只需要我四個多小時左右,然而這本書卻讓我整整讀了五天,加一加起碼讀了十幾個小時,原因不是這本書有什麼艱澀難懂或索然無味,相反的,我之所以會讀的很慢是因為我不忍心太快看完這本書,我願意花時間在書中的人事地物的描述,我不想錯過每一個會讓我心嚮往之的所有細節,更巧的是,在2011年2月閱讀的同時,整個北非從阿爾及利亞、埃及到利比亞等區域,正好處在茉莉革命如火如荼的當下,這本書的故事場景就是北非回教國家摩洛哥,故事的基調之一就是歐洲世界與回教世界的宗教文化的衝突,再加上作者對於北非回教世界的氛圍的描寫相當引人入勝,並把幾百年來基督教與回教兩種世界觀的差異性與衝突性寫的絲絲入扣,宛如一本精彩絕倫高潮疊起的歷史冒險故事書。 

        先解釋一下書名「第十樣禮物」的典故,在伊斯蘭的世界中,神將美好的禮物分十樣:指甲花、肥皂與絲綢共三樣;加上犁、牲口和蜂巢就有了六樣。朝陽升上山頭,好禮第七樣;細薄如基督徒刀刃的彎月,這是第八樣。加上馬匹與書本,美好禮物共十樣。---出自於伊斯蘭古詩歌。

        伊斯蘭世界流傳了八百年的詩歌說「書」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第十樣好禮。 故事是從現代的英國倫敦的女子茱莉亞說起,書卻是她傷心欲絕的分手禮,她和最好的朋友的丈夫有段很長的不倫婚外情,有一天她的情夫送她一本古書當作分手的紀念品,於是就展開了本書的故事。本書是以「書中書」的敘述法來呈現,這種「書中書」的故事比較有名有「風之影」、「盲眼刺客」等。

        本書有兩個女主角,一個是現實面臨不堪不倫戀情折騰而找尋不到人生方向的現代女主角,另一個就是書中書內十七世紀同樣出生於英國康瓦耳但卻被傳統與社會所束縛而感到窒息的十幾歲少女,直到有一天,現代的女主角無意間拿到這本書,被書中女主角的故事深深吸引,而展開一場到北非的救贖之旅;書中的康瓦耳少女有一天在英國家鄉的教堂作禮拜時,被北非的伊斯蘭海盜捉到北非當奴隸(當年十七世紀時據估計有一百萬的英國人被海盜上岸擄到北非為奴),而無意中被奴隸船的船東並且是位伊斯藍貴族知道她具有刺繡的技巧與天份,於是她擺脫了當賤奴的命運而搖身成為刺繡大師,成為康瓦耳的傳統刺繡技術傳到阿拉伯世界的傳遞者,在命運的捉弄下,被擄到異教徒的世界反而圓了她的理想。 

        故事的表面,有英俊的海盜、美麗的女奴和冒險的航行,活脫脫就是風靡青少女的幻想羅曼史。當然,這隱含了作者自身經驗所累積的太多浪漫的情愫在裡頭,幾百年間基督與回教之間的衝突,造成兩個世界的嚴重對立與互相仇視互相殺戮報復,的確不是如小說中「書中書」所描述的那麼皆大歡喜,但我似乎也看到,由於作者本身正是一位嫁給穆斯林的基督徒,她在作品與文字中想要表達的那種和解企圖,這個企圖在故事與故事中的故事所呈現的就是「愛」與「瞭解」。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對異教徒的看法有頗多的爭議,不同文化及宗教信仰對故事中的人物影響頗深。我很認同作者透過角色所談到的一段話:     
      「一個文化的英雄往往是另一個文化的惡棍,端看你是站在那一邊。歷史是可以塑造的,通常是勝利者寫歷史。」 

        這本書顯然地不僅僅只是皆大歡喜的芭樂浪漫小說,更讓我讀得津津有味的是作者對於書中兩段時空的所有細節都交待的栩栩如生,如英國康瓦耳與摩洛哥的景觀、北非穆斯林世界的街景、辛香料與食物的氣味、幾百年前北非的面貌、阿拉伯貴族深宮的神秘、甚至把兇險的海盜和悲慘的奴隸船之間的經歷都活龍活現地用文字展現出來,作者的文字相當有立體感,也相當具有畫面感。 

        不論基督與伊斯蘭之間能否如作者本身或作品故事所陳述那般地和解,這本「第十樣禮物」還有一個重要的閱讀點隱含在裡頭,那就是對愛情的選擇,十七世紀那位康瓦耳少女在家鄉有一個已經被安排好的未婚夫,而這位未婚夫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甚至甘心為奴只為了從異教徒的世界中救出她的未婚妻,這段故事我認為其實是本書中唯一的敗筆,女主角一方面面對可以讓她一展長才的伊斯蘭帥哥富商,另一方面是有情有義不顧一切代價願意替她犧牲的故鄉的未婚夫,這種選擇其實是太過矯情,有點像大灑浪漫狗血「暮光之城」的古代北非版。

        當然,現代的主角茱莉亞藉著這本古書,因而看透了原本糾纏不清的有婦之夫,讓她從失戀的陰霾走了出來,這段感情雖然顯得醜陋不堪,但至少真實許多。書中書的英國古代少女被迫到北非雖然不是自願性的旅行,卻是在遠離家鄉後找到人生目標,書中現代的主角也是受到書中書故事的啟發而啟程到北非,也因而認清自己並找到自己所愛,而本書的作者珍‧約翰生為了構思本書而多次前往摩洛哥搜集文獻資料並找尋靈感,卻意外地認識了她的丈夫。這和拙作「不只是旅行」的我到日光的二荒山神社獲得心靈平靜如出一轍呢。 

        去遠方的旅程中找尋人生答案吧!

         評:五顆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