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翻譯員

購買醫生的翻譯員

         作家除了要具備遣詞用句的天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對人情世故保持高度之敏銳度,以及過人的細膩。

       平民百萬富翁(原著的書名叫作Q&A)獲得2009年金像獎的最佳影片,讓我對印度作者或印度裔作者的作品產生了興趣,不過,倒沒有去看Q&A這本書,因為我想留一些想像空間到電影院,吸引我的印度作品是得到2000年普立茲獎的作品「醫生的翻譯員」,作者是鍾芭.拉希莉這位美國第二代印度移民。

        本書由九篇短篇小說所組成,幾乎每篇都和印度人的生活有關,如「一件暫時的事」是描寫一對第二代的印度移民夫妻,因為難產造成新生兒的早夭,夫妻的關係卻從此進入無法坦誠去面對生活的地步,在一次偶然的停電事件,才略為放開彼此的自責心防而去重新建立夫妻關係;「皮札達先生的晚餐」描寫一位離開妻小從孟加拉來到美國教書的教授,因為家鄉發生獨立戰爭,而天天到同樣是印度移民的家裡看著新聞報導,經由鄰人的小孩的眼睛去看著那些不得不離開妻小的工作移民的思鄉情結,而最後該教授選擇離開美國回到孟加拉的妻小旁邊,畢竟一個人不管從何而來或終歸何處,割捨不下的主要不是故鄉的泥土,而是在故國與你流著相同血脈的人。

        「醫生的翻譯員」描寫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印度第二代移民夫妻,帶著小孩(第三代了)到印度這個陌生祖國旅行的故事,而和當地的導遊發生一些微妙的互動,而這位印度導遊的另一個工作是醫生的翻譯員,那位美國的印度裔太太把這位醫生的翻譯員當成心理諮詢師,而將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講出來,這篇小說應是本書的最經典部份,這趟旅行卻意外地替這對夫妻尋根與療傷,回到父母親的故鄉後,微妙的血緣與土地的情感經由導遊意外地宣洩。

        看了鍾芭.拉希莉幾篇短篇作品下來,對於她對於主配角生活場景和人物外觀的細膩度十分驚豔,她沒有用灑狗血方法去寫出印度移民的文化矛盾與價值觀的衝突,她在印度與美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之間取得平衡,我從她的敘事,與故事中那些經歷不同的人生片段的角色中看到了她想要表達的吶喊,而這些吶喊並不是聲嘶力竭的控訴而是平順地娓娓道來。書中這些印度移民所碰到的問題和我們大家都一樣,是不分族群的大家身邊之日常上演的劇碼。

       「賽恩太太的公寓」是我認為最棒的一篇,沒有太多時間的讀者至少要先看這一篇,和第一篇「皮札達先生的晚餐」一樣,都是用小孩的角度去看印度移民,一位在美國兼差當保姆的印度移民太太,和一位單親媽媽撫養的小男孩,一大一小的兩個人在短短的照顧關係中互相滿足了心中的那個缺憾,印度移民懷念祖國生活的熱鬧,對於疏離的美國生活格格不入,而單親小孩更是這種疏離感下的被犧牲者,作者能用日常瑣事鋪出那股淡淡的情感,最後那位單親男孩藉由與保母的真誠互動而提早長大。

        評:五顆星

購買醫生的翻譯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