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有兩個機構公佈重要指標,南轅北轍,不知何去何從?

首先,費城FED公佈整體經濟景氣狀況指數,二月份比前月份大跌41.3%,是1980年來最大跌幅。跌幅的主要因素是製造業工業生產的陡跌。

但是Conference Board公佈的領先指標,卻是連續兩個月上漲。一月份成長0.2%,二月份成長0.4%。

不同於一月份的內容,當初主要是FED隻手遮天,大幅的貨幣供給使領先指標反彈。

二月份的資料顯示製造業非國防新訂單的正向表現,貨幣供給的增加,利差及消費者的預期也都是正向的。

其中訂單與消費者期望是實質面,顯示領先指標有實質的改變,該單位下的注解是,衰退已經一年的,但是衰退的力道有趨緩,他們定義2009年的下半年會有”貧血的成長”。

這種說法並不是第一次聽到,在月初ISM公佈的製造業指數時就有提到新訂單的負面效果減弱,這次在一次驗證。

我們現在有一點無所適從了,到底景氣事變差還是會變好?

首先我必須介紹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與落後指標的關係:

例如訂單是領先指標,工業生產(量)及銷售是同時指標,存貨對銷售比是落後指標。

但是落後指標其實是領先指標的的領先指標,例如存貨對銷貨比(落後指標)降低到了1.20-1.25個月,會缺貨。然後零售批發業會向上游的製造業下訂單(領先指標),下完訂單後製造業就開始生產(同時指標),到底要看哪一個?

所謂的經濟成長及景氣好壞基本上是看同時指標的,所以費城FED說目前是80年代來最差的情形。可是領先指標的訂單已經有反彈,所以Conference Board說衰退力道趨緩,下半年會有貧血的成長。由於我們所掌握的資料較舊,例如存貨銷售比是08年12月的資料,是1.44個月,那09年1月份及2月份的資料就無從得知了,這個部分ISM的報告會有定性(不是定量)的敘述,可以先行感覺期趨勢。

我這裡有幾個問題要就教各位:

我認為領先指標相當不穩定,尤其是以周為單位的資訊,例如初領失業救濟人數,上上下下起伏很大,我認為必須用4週的移動平均來觀察較好。

但是領先指標如果有三個月都顯示相同方向,就是表示趨勢確定嗎?我認為如果沒有政府那隻手的干預,是對的。但是去年第二季布希的退稅政策,就是使第二季經濟成長會回到3%的平均值,所以指標會失真。這一次歐巴馬的振新方案不小的會不會使領先指標失真,finance168就有在不動產看到曇花二現的現象。

第二件事,就是美國的一月份零售是1%的正成長,最近3週的連鎖店銷售也都沒有負成長,其中一週零成長,另外兩週正成長。這個是不是顯示一些徵候?
第三件事,所謂的景氣循環,復甦、繁榮、衰退、蕭條。衰退時其實是正成長,只是成長趨緩,比高點下跌。復甦其實是負成長,只是衰退趨緩,由負數通過零點以後變成正成長,可是那時候已經步入繁榮階段了。

最後,大家都知道股市領先景氣反應,可是股市只占領先指標的4%的權重,主要的原因是股市上下起伏波動,根本無法預測,等到趨勢確立時,例如突破頸綫,已經為之已晚,早就反彈3至6個月了,但是沒有突破頸綫,或者假突破,為什麼不會有三個底,四個底或者五個底呢?誰知道。尤其每果的S&P500與失業率幾乎是同步的,失業率是同時指標,那同步的S&P500是領先指標還是同時指標。

進入市場不用太早,你如何知道你是在兩個底進入、還是三個底進入?
所謂的貧血成長對股市的影響如何,我要請教各位?

本週分析請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