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海角七號》成了《海角現象》

        好不容易,終於去看了《海角七號》的我,寫了一篇觀後感想――不敢自居是寫影評,不過是高中起會看看沒上院線的得獎外國片錄影帶,大學時跟人一起半夜瘋台北國際電影節,十幾年的工作歷程裡,有一部分的工作內容是看看國內外廣告導演的show reel,跟導演溝通,共同實現計畫的廣告目標等等。實在沒資格。

        看完電影隔天早上,雙眼迷濛地醒來,一邊盤算著今天要準備甚麼樣的早餐給家裡的老爺和少爺,腦海裡飄進樂曲,一時之間無法分辨是甚麼,然後突然想起,歐,這是《海角七號》裡的「無樂不作」。我心裡笑了一下。

        接下來的幾天裡,我主動或被動地接收了一些關於《海角七號》的文化現象的訊息。這個文化現象包含了支持《海角七號》與對之提出質疑的兩方。

        姑且以下面這篇文作為一個簡單的總結:海角囧評 CAPE Orz (一)至(八)

        大略看了這裡面文章的正反論戰,我有些驚訝、好奇和不解。更有趣的是,某些討論還會涉及藍綠意識,愛不愛台灣的問題。(怪恐怖的,為什麼我們甚麼都能扯上政治啊?)

        為文提出《海角七號》其實沒那麼好的文章,歸類之下,大約有下面幾類的聲音:
1. 提出《海角七號》在技術上的瑕疵,以及導演控制預算的問題。其中還有一篇寫得很嚴厲,幾乎是否定導演的"基本功"。《海角七號》被過譽了。
2. 提出《海角七號》不過是個通俗的愛情故事,現代與日據時代的愛情故事的雙線鋪陳毫無意義。(而且憑空增加無謂的龐大支出――回到問題一。)
3. 提出其實有很多其他一樣好,甚至更好的國片,諸如《九降風》和《炯男孩》,甚至更早之前的《練習曲》、《國土無雙》和《六號出口》。因此,認為《海角七號》被過度吹捧。
4. 憂心忡忡地提出《海角七號》不能代表國片的復興。
5. 有一篇文章非常有趣,他認為說拿《海角七號》報名奧斯卡是野人獻曝。還有另外一篇文章提出質疑說,《海角七號》能夠走出台灣嗎?

        網民們對這些自認干冒大不諱的文章,所提出的回應,大致整理一些方下如下:
1. 支持這些文章的人認為《海角七號》的確沒有好到那麼好。有的認為海角迷已經幾乎到了法西斯的地步了。
2. 反對這些文章的人,有的認為為文者多半是(a)自媒體工作者或受媒體青睞者 (b) 外省人 (c) 多為深藍教義派
3. 另有大部分反對這些文章的人,提出《海角七號》感動了他們。其中也有不少人承認《海角七號》是有瑕疵的,並不完美。
4. 有些反對這些文章的人,則提出不該把復興國片的責任都推到《海角七號》以及他的導演身上。

觀影是主觀的,每個人有權利喜歡或不喜歡一部電影,也有權利把它說出來。

        長久以來,觀賞電影和讀書一樣,都被我視為一個和作者的靈魂交朋友的過程。不同的電影和不同的書,會帶給我不同的感覺、感動和啟發。有些會被我認為是還不錯 的普通朋友,有的會被我認為是相知相惜的好友,有的不見得能跟我聊上很久的天,也不見得能陪伴我最寂寞或困難的時刻,但是他可能有我很佩服的才情或獨特的 魅力。

        喜歡或不喜歡一個朋友,其實跟自己本身是甚麼樣的人,有著甚麼樣的成長背景或喜好息息相關,因此看電影和看書一樣,都不是作者一個人的事情,是作者和讀者兩個人之間的事情。

        記得在村上春樹席捲台灣的那個年代,我也是那段風潮裡面的孤獨者。除了村上早期的一兩本書之外,我完全感覺不到村上的書有甚麼好著迷的。我也曾經為文批評過村上,被登在報紙上,領了少得可憐的稿費。可是我打從心裡尊重跟我提及他們多麼熱愛村上的朋友們。我相信他們的熱愛的真誠,我只是認為我可能和村上不對盤,只是人格組成和這些朋友們不一樣。而我也同時知道,打從心底的熱愛,是多麼美的一件事情。就像戀愛一樣。我不會要求我的朋友們終止這段戀愛,也不會跟他們說,還有其他更值得愛的人。相反地,我大部分時間是很好奇地詢問,到底村上給他們甚麼感覺,讓他們就這樣愛上了。也許這是一個了解他人,也了解自己的過程,因為我們喜歡誰,我們用甚麼態度去說,去面對,也很大部分說明了我們自己是誰。

        同樣的,當一個人談上了戀愛,其實也不需要去逼迫所有的人都應該跟自己一樣墜入情海,畢竟愛情是主觀的,更何況,你有百分百的天賦權利去愛上一個人或一部電影,不需要全世界人的認可或加持。


關於七封日據時代的情書,到底需不需要的問題?

        我認為這是導演執行上的瑕疵――剪接上面的不流暢,元素取捨不夠完全,導致兩段時空的跳接有些突兀,情緒上無法彼此加成或連接。但是,這個瑕疵,並不必然等於兩段時空的平行故事是沒必要的。

        就好像《海角七號》裡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講得不夠好,但這並不表示,這段愛情的線,就是沒必要的。(相反的馬拉桑和飯店女工作人員的短短互動,就顯得很有韻味。)

        這些答案都沒有那麼直接。我認為它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更全面性的來考慮。因為一個元素的刪去,可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

        雖然多元敘述的故事線,可能讓《海角七號》因為處理不當而在整體呈現上顯得雜亂,但是這也可能是讓它在感情傳遞上(電影傳遞出來,讓觀眾接收到的情感)顯得層次豐富而不單薄的原因。

        只能說導演必須學著去駕馭自己過多的,滿溢出來的創作慾,以及過大的野心。


關於幾篇網路文章的私感想

        我剛開始看到幾篇感覺好像比較反《海角七號》熱潮的文章時,其實心裡有很多疑惑,或者說有幾個比較偏邏輯性的問題:

        1. 例如某篇文章提到拿 《海角七號》報名奧斯卡是野人獻曝。我覺得這個邏輯上有很大的瑕疵,就跟魏導演拍《海角七號》有很大的技術瑕疵是一樣的,那就是,奧斯卡外語片獎,本來就 是要讓其他國家拿影片報名的,該文作者言下之意到底是,ㄟ,台灣不要報名奧斯卡外語片獎ㄌㄟ?還是說應該拿別部片來報名?這點在整篇文章的論述中,表達的 不是很清楚。算是重大技術瑕疵。

        2. 另外有篇文章則是花了一整篇文章來問說(該文邏輯跳躍,其剪接的瑕疵比《海角七號》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通篇言語輕挑,誠懇指數與動人指數敝人給予負三顆星):《海角七號》可以走出台灣嗎?我比較看不懂的是,為什麼這個問題,值得拿一篇文章來討論?為什麼只是一部感動許多台灣人,而創造出四億票房奇蹟的電影,要被用是否可以感動外國人,這樣的問題來檢視?


回到《海角七號》電影本身

        不是所有提出《海角七號》不夠好的文章,我都那麼不喜歡,當然也不是所有支持《海角七號》的網民的言論(例如那些動不動貼標籤的),我都支持。

        《海角七號》的確不夠好,但是我在裡面看到很寶貴的東西,而看著這些網路上的討論,我很擔心很擔心,這些寶貴的東西會受到影響,受到汙染。

        我覺得不需要給《海角七號》那麼多神聖的任務。很多所謂的"評論家"好像因為對於台灣電影工業太擔心了,也或許他們擔心太久了,以致於當他們想要呼籲大家多 多關心國片,多多欣賞其他國片,下筆的時候,卻很容易讓人感覺是在批評《海角七號》以及批評眾多喜愛《海角七號》的影迷。(我也可以說這是重大的技術瑕疵 嗎?)

        畢竟《海 角七號》和魏德盛導演/編劇有很多難得一見,極其珍貴的才情,這是應該要善加保護和支持的,畢竟先不論其他還沒竄出頭的國片從業者,至少《海角七號》是第 一株竄出來的幼苗,他創造了票房奇蹟,原因很多,天時地利人和,還包括導演/編劇的才情(無論你們看到多少瑕疵,但我看到珍貴的東西),還有導演/編劇的 真情(這點非常重要,這是之所以那麼多人被感動的原因,即使很明顯的瑕疵存在),這是一個電影創作人跟廣大的在地民眾之間的對話,這是美麗的,我們沒有必 要為了其他被冷落的幼苗而批評他,畢竟這不是他的責任。相反地,我反而想要先確保這株新幼苗的安全茁壯。

        別忘了,很多吹捧《海角七號》的媒體或文章,其實也同樣給予很多國片鼓勵的讚賞(即使其中也有許多明顯的瑕疵),但是能夠產生出來的票房效應,就因片而異了。總不能因為這樣的差異,就特地加重批評《海角七號》的力道?

        我衷心希望魏導演不會受到這些其實無關創作的言論所影響,他在還沒有把自己的腳步立穩之前,沒有必要承擔太多其實很空泛的責任和言論,他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做好,而我相信他做得到(對,我知道《海角七號》有很多技術瑕疵)。

        這跟造不造神一點關係也沒有。一個可以打敗外國人,走出台灣的王建民值得被稱讚,我們也看到很多文化人大辣辣不吝惜地表現自己對於王建民的情感投射,難道一 般庶民的情感投射就比較沒有正當性(糟糕,我自己也貼上了階級與族群的標籤);同樣的一個可以讓許多台灣人走到電影院裡面看在地國片的電影人,也一樣值得 被稱讚(當然那些在《海角七號》艱辛拍攝過程中予以協助的許多圈內圈外人,也值得我們稱敬)。

        就我在李四端專訪節目中所看到的魏導演,我也相信,曾經走過低潮十五年的他,知道自己現在沒有必要自滿或驕傲,低潮和高潮不過都是生命的段落,他也謙卑地承認其實超過幾千萬以上的票房,都是大家多給他的。言下之意,他並沒有非常滿意自己的作品。


關於魏德盛的創作力的珍貴

        我是一個沒有創造力的人,我不會畫畫,我也不會寫小說。我知道自己喜歡寫寫心裡的話,從國中起就看中時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國內外小說也看了不少,但是我知道,我沒有辦法從無到有寫出我自己覺得好的故事,或創造出我自己覺得立體的人物。

        這樣的我,看到跟我有相似問題的人,很容易就可以辨識出來。很多國片導演都給我這種感覺,他們似乎缺少天然的創作能力――沒辦法寫出或拍出一個有魅力的故事(有魅力,不需要是原創的文類)。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的人生歷練太少,或是台灣電影工業的困境使然。

        魏德盛或許並不是一個文類的開創者,譬如說像寫出《香水》的徐四金那樣,令人驚異地憑空開創出一個前無古人的主題領域,但是他創造出幾個感動無數台灣人的在地人物,這樣的能力,是值得被稱讚的。而從《賽德克巴萊》的預告片裡所看到的,接下來他似乎想要創造一個英雄故事,也許是悲劇英雄,也許是關於英雄的誕生,關於英雄的執迷――英雄常常必須有信仰,而信仰有時候是愚蠢,有時候是偏狹,當然有時候是偉大,也許等到片子出來,我們才會知道。

        關於英雄的故事,絕不新鮮。但不同的是,這是一個活在台灣歷史背景之上的英雄。如果故事寫得好,也拍得好的話,也許魏導演一樣有能力讓他的觀眾哭,讓他的觀眾笑,讓他的觀眾感動,讓他的觀眾在某個段落裡,突然間地感同身受。像《海角七號》所做到的一樣。

        更有甚者《海角七號》因為這樣深入人,深入台灣,深入我們生活的情境之中,也因此有許多的對話,許多的討論,許多的聯想――不管是標籤的或政治的,從中衍生,以之為背景。這難道不是一種創作力的證明嗎?一種實實在在從這塊土地裡長出來的創作,而不是憑空幻想出來,虛無飄渺的創作?

        雖然說,可能有些人會認為這樣的感動或是情感的投射很廉價,某篇文章的作者,就以稍微輕挑不削的口吻如此寫道。

        但是,我個人認為,愛情就是這樣,感動就是這樣,它可以很廉價,可以很俗氣,但是它艮古長存。而這種感動,若無創作力支撐,是絕對作不到的,我不管它是感動 市井小民或是文化貴族。而且更重要的是,台灣影業多年來,沒有人作到這一點,沒有人作到這個商業成功的必要條件與基礎。

        更何況,雖然《海角七號》被認為是一部商業片,被某些人認為欠缺藝術價值(到底甚麼是藝術價值?),但是我認為裡面蘊含著導演對生命,對人以及對這塊土地的很深很深的感情。而這應該是《海角七號》之所以可以感動很多人的原因――例如我最喜愛的《海角七號》人物洪國榮,他對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以及恆春的深情,整篇故事也幾乎由此而生――這同時也是創作裡面很珍貴的部分,他和觀者產生了情感的互動。

        對我來說《海角七號》或魏德盛並不算是我會私藏起來,認為是我生命中的至交好友或是一生摯愛的作品或創作者,像是Fernando Pessoa,波赫士或是奇士勞斯基。但是他會是我非常欣賞的,認為相當有創作才情的創作者。

        我很高興在台灣,看到台灣在地的電影創作者,與台灣的觀眾,有這樣熱烈的互動。這無論如何,是非常非常棒的一件事情。因此,我非常樂於給予魏導演以及《海角七號》掌聲,並且我也非常期待再見到魏導演的下一部電影,我相信它會讓我眼睛一亮。


現在談電影工業太沉重

        我認為現在就把整個台灣電影工業的興衰加諸於一個人或一部電影的身上,未免操之過急,也太過沉重。

        魏導演也許是第一個跳脫既定格局思考,並且勇於跨越挑戰的人。他可能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假設的人:台灣電影之所以票房一直低迷,是因為電影預算過低。而電影預算過低,會讓電影所想要表達的東西,無法表達到位,也因此無從和觀眾產生對話。

        過去台灣電影的聖經是在預算的限制下,有預算限制的做法,從限制中可以找到創作的自由。(這好像是侯孝賢導演的至理名言。)

        而魏導演提出上述的假設,並且自己下賭注進場實驗。別忘了,這是場背債數千萬的豪賭,是一場我沒膽去賭的實驗。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在這初步的成功的時候,就想把整個沉重的電影工業的興衰,通通都要魏導演揹起來。

        我敬佩勇於冒險的人,因為我知道自己膽敢冒險的格局比起魏導演來說,真是超小巫見極大巫。因此,我不會忌妒他,也不會酸溜溜地說,他只是比較好運。我認為他 配得到這個成功,而且我也感謝他為台灣創作這樣一部電影,無論這樣的成功在台灣電影史上,是否是曇花一現,這個問題的發問對象和解答,都不在《海角七號》 或是魏導演身上。

        只有魏導演的下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責任在他自己身上。其他的,我們先不要說太多好嗎?

        如果現在一定要談台灣電影興衰,應該找新聞局談談才是吧,或者應該把矛頭對到馬政府的文化政策吧。(不要告訴我說,現在所有投資人都只想投資魏德勝了……這也不能怪他,只能說,誰叫我們不是第一個去冒這個大險,並且獲得勝利的人呢?)


        總按:我本來很喜歡這部片,不過整個社會氛圍已經讓我扯謊說自己不愛看,片中我本來最愛的那一個角色,也恐怕因為氛圍的變化讓我不願再談,我已經收起當初那一份感動,裝成一副有氣質地說: 不過就是低俗台味,因為最真的感動只能留在靈魂的最深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