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性裡,不是一個“非如此不可”的人,我不追求第一,也很能看破虛名。 

        這可能跟我小學三四年級就讀金庸小說有關。那時候,大哥二哥跟小阿姨喜歡去租金庸小說,金庸先生的名著多是四五冊一套,哥哥們從第一冊開始讀,我就從第二冊開始讀,往往整套還沒讀完,他們就拿去還了。所以至今,沒有哪套金庸小說,是我真真實實從頭讀完的。

        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有兩種“非如此不可”。第一種“非如此不可”是愛情,他的愛情往往非常絕對。被愛情拋棄的人,可以變得狠戾非常,例如李莫愁。例如從此棄絕愛情,門徒也不得追求愛情的古墓派祖師婆婆,林朝英。而擁有絕對愛情的男女主角,則不論兩人如何千山萬水相隔,身邊如何俊才美女環繞,他們對彼此的愛情,始終堅定不移。<見後記*>

        金庸先生的另一種“非如此不可”,則是完全鄙夷“非如此不可”,成為“何必非如此不可”。他對於世俗裡虛矯的倫理道德,榮譽功名,民族道義,用盡各種方式顛破翻轉。人稱「君子劍」的岳不群,背地裡為了成為武林盟主,壞事幹盡。本來是一代大俠的丐幫幫主喬峰,因為被揭露其身世實為契丹人之後,被迫離開幫主之位,最後竟不見容於武林“正派”。

        他小說中最迷人的人物往往都跳脫俗世框架,勇於追求或依循自己的價值。例如,正中帶有七分邪,邪中帶有三分正的東邪黃藥師。他才情高,無所不會,自己闢居桃花島,島上遍種桃花,以懷念他早逝的愛妻。他之追逐九陰真經,跟想要變成武林最厲害的人物無關,純粹好奇於武藝的奧妙。令狐沖雖出身岳不群的所謂名門大派,卻喜愛結交五湖四海三教九流,個性隨性不羈,是我小時最愛的偶像。衡山派掌門劉正風和魔教長老曲洋因為對音藝的愛好,而結為知交,共創「笑傲江湖」一曲,最後被武林正派追殺喪命。也是眾人皆曰是,不見得為是,眾人皆曰非,不見得為非之一例。所以說,何必在乎他人看法呢? 像喬峰那樣,知道自己是契丹人,就變得痛苦不堪,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也是另外一種何必如此呢? 喬峰是契丹人或是漢人,就會改變喬峰的本質嗎?

        金庸小說裡面,陷入愁苦掙扎,本性迷失的醜陋人物,則往往都深陷執念不可拔。前如追逐武林權勢的岳不群,或者一度被愛人拋棄,就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李莫愁。而與李莫愁相較,被王重陽背棄的林朝英,她化解自己執念與憤懣的方法比較有趣正面。她轉而發展自己武藝的才華,藉自創古墓派,挫情人王重陽出家所創全真教的威風,同時也為世人留下不凡的武學資產。

        金庸小說裡面還有另外一種人,也很有趣。那是站在某個絕對巔峰上頭的孤絕,例如獨孤求敗,追求武藝至極致之境,最後竟然難尋一敗,這時候卻不是我贏了的喜悅,反而是從此喪失目標的空虛。作為對比的,有另外一例是,也是本來正邪不兩立的北丐洪七公與西毒歐陽峰。兩人較勁了一輩子,最後於華山比武,歐陽峰因練功走火入魔,在瘋顛中,破解洪七公的打狗棒法,並回復記憶,洪七公雖敗,反而感到欣喜,兩人於是大笑,最後因用盡真原,互擁而逝。

        金庸先生讓我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看盡人生的迭宕起伏,昨是今非。他並敎會我,這個世界,誤解是正常。因此,了解要珍惜,誤解不用介懷。別人不見得能給你正確的評價,所以也盡量少任意評價他人。

        金庸先生的主角們,最後常常飄然遠走,過自己的愜意人生。江湖不是只有一個,價值可以自己創造,沒有什麼事情非如此不可。找到屬於自己的江湖,開創屬於自己的江湖,也能開心自在,笑傲一生。

<後記> 
        *金庸先生還是有寫過不絕對的愛情的,就是這個也可以,那個也可以的「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和「鹿鼎記」裡的韋小寶。我一直以為張無忌這角色比較貼近真實的金庸先生,哈哈。無責任,私評論。

<圖說>
        博客來網路書店上的笑傲江湖封面。
<後-後記>

        在“非如此不可”此文寫就後,又過了幾個小時,我突然地想起,“非如此不可”雖然是從我腦子裡,以我的意識為名而冒出來的字句,實則出自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裡面,男主人翁托瑪斯的生命主調之一。只是恐怕我的“非如此不可”已經與原意有所不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