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動機
        基本上,個人鮮少閱讀國內作者得撰寫的財經著作(當然總大及豹大的書籍除外),尤其本書還是出貨週刊瀉大社長所大力推薦的書籍,對本書更是興趣缺缺。由於是隔壁阿姨相贈,加上作者號稱能把五千萬變成十億之譜,我就姑且花個幾個小時拜讀一番。

作者簡介
  可能多數人沒聽說此號人物,根據本書介紹,陳進郎現年45歲,從民國76年底開始投入股市,77年底退伍後進入投資公司,82年擔任投資公司總經理,12年間從當初5000萬資本,變成10億,獲利19倍。其中僅在民國89年賠錢過,現在是專職投資人。

操作心法
        首先,剛翻開該書時著實被嚇了一跳,其字體大小與行距遠大於一般書籍的一倍。往好的地方想,作者應該是想要保護讀者的眼睛。

        相信大部分的讀者看到本書的書名「股市大贏家:我用K線寫日記」,都會以為這是一本介紹技術分析的書籍。錯!錯!錯!本書內容鮮少介紹技術分析,反而比較像作者的自傳與股市心理學。

        作者的自傳方面應該較少人有興趣,至於讀者最關心的作者操作心法,本書著墨並不多,亦語焉不詳。作者自己認為其係綜合基本面加上技術分析的操作。然筆者歸納其操作手法,似乎其時下的證券分析師無異,美其名「汰弱留強」,實際上就是「追高殺低」,也就是買強勢股及賣弱勢股,所謂強勢股就是盤中即將漲停或突破新高的個股,反之亦然。而如何判斷盤中究竟如何挑選真突破或假突破的股票?作者強調此時即需透過技術分析來評估個股未來短期可能的相對漲速。至於最重要的關鍵-要採用何種技術線型或指標,作者並未說明,僅淡淡的指出需靠讀者親自演練,再找出幾項技術指標作為判斷標準。不過,這樣講好像等於沒講一樣。

        作者最叫人佩服的地方,即是其認真的態度。作者不但在盤中天天全程看盤,緊盯盤面,掌握盤勢,隨時準備成交。盤後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從事相關研究,一天看幾百支個股的線型,連假日都還在準備功課,甚至睡覺時都夢到股票。二十年來,看了超過200萬次的線型圖,進出股票的次數也超過了20萬次。陳大師宣稱,「從其這種大量重複研究及股市進出當中,培養出近乎運動員的反射動作,對於一般的情況應付自如,因而能夠集中心思,專注於異常的狀況和關鍵數據的解析。」

       如此驚人的操作方式,實令人咋舌!

       總而言之,陳大師的投資心法需透過多年的摸索與磨練,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技術分析模式,再根據此一法則篩選個股,頻繁操作。陳大師還提出「先開槍,後瞄準」的操作方針,建議投資人應藉由頻繁的進出來學習瞄準,經由不斷衡量自己進出時點偏離正確買賣點的誤差,慢慢揣摩出正確的進出時機。

        對於這種獨特的方式,我的評語是:「叔叔是有練過的,電腦前的投資朋友千萬不要輕易模仿喔!」

股市心理學
        筆者以為,作者縱橫股市二十年,累積大量的投資經驗,體驗出獨特的股市投資心理學值得各位參考,故本文特整理出該書的幾項值得推薦的投資心法,或許有人認為多屬老生常談,但不無參考價值。

1. 擁有選股的技術和創意而不刻意追逐飆股的投資人,就像一個「安打製造機」,不刻意揮大棒,雖然不常靠全壘打來快速取分,一樣可以靠安打穩健地累積打點。

2. 不要太在乎輸贏:做股票應減少患得患失的壓力,故不要拿特定用途的資金買股票、不羨慕別人賺錢,亦不要告訴別人買了什麼股票或對他人任意推薦股票,因為此舉常加入過多的主觀情感,而忽略了市場的重大變化。

3. 成本觀念是金融操作上最大的迷思,成本觀念不但是投資人先入為主的一種定見,也涉及了投資人害怕後悔的心理。根據實證研究,由於害怕後悔及追求自尊的心態,使得投資人的傾向賣出賺錢的股票(大部分賣掉的股票通常成為飆股)而留下賠錢貨(事後這些股票的跌幅通常還不斷擴大)。因此,作者認為應以「機會成本」觀念取代成本觀念。

4. 另外,個股近期的表現也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書上舉一個例子,某人以20元買入個股,隨後漲到40元其參考價即調高至40元,縱然後來又跌回30元投資人即認為少賺而賣不下手。如果其在30元出脫後,股價下跌他通常會認為撿到便宜而再度買進。反之,賣掉後股價上漲,投資人則傾向不回補,因為這樣做等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不願具名的網友提供,就姑且稱之"是個人才的阿郎"之廖科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