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貌合神離
       時針繼續走到12點中您可看到蒙古與俄羅斯,現在讓我們來談談中俄兩國貌合神離的關係。俄羅斯是能源大國,中國當然極力爭取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雖然在政治與軍事上中俄兩國因有共同敵人故常站在同一戰線上(車臣獨立與台獨;反制美國中亞駐軍),但在經濟上中俄各有盤算,尤其是中日的能源爭奪更使中俄的能源合作關係基礎薄弱(關於中日關係晚點再說)。中國挾著大量資金積極投資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事業(包含鑽探業,尤其是庫頁島),但若中國欲收購超過一半的股權則總是被俄羅斯總理普丁否決,使中國對俄羅斯敢怒不敢言。普丁將能源當作政治籌碼已不是第一次,2006年初普丁為了給親西方的烏克蘭政府下馬威(橘色革命的尤申科政府,曾被民眾高度期許而重選上台,現卻因政府貪污醜聞頻傳與內鬨白熱化而大失民心,是否似曾相識?),就曾突然切斷天然氣供應,逼的烏克蘭人天氣冷卻沒暖氣沒熱水冷的受不了 (烏克蘭有三分之一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其實不只東歐多國,連奧地利等中西歐國家都或多或少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弄到烏克蘭同意自2007年開始後願支付2倍的價格。有鑑於此中國對俄羅斯能否成為穩定的石油或天然氣來源不具信心,這也加強了中國向非洲與南美開拓石油來源的決心。
    (六) 外冷內熱
        時針過了12點便繞了一圈回到了東北亞,中國與日本這兩個東亞最重量級的國家有著特殊且複雜的關係。在外交及政治上雖因前首相小泉執意參拜靖國神社與中國民族國家主義的教育而鬧的不愉快;在軍事上日本覺得處處受壓抑與備受北韓威脅,而中國在軍事持續擴張的同時也一直警告日本不能容忍其軍國主義的復興,雙方在軍事上的不信任因新版的美日安保條約將台灣海峽納入已達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峰(因此中國強烈反對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主要是不願讓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這也是中國對北韓核武試爆態度轉趨強硬的原因,中國雖不願見到北韓垮台但亦不願讓北韓成為日本持續建軍的藉口。就實質關係上中日雙方卻是依存的越來越緊密,中日兩國經濟上往來熱絡彼此互補,相信各位已非常熟稔故不在贅述,但這裡要提出的一點是:中美貿易之政治口水摩擦遠多於中日貿易除了因為順、逆差結果不同外,亦因美日兩國在其擅長產業的結構不同引起。對日本來說直接衝擊的製造業仍主導著其政治決策,對美國而言雖其人民能持續享受負儲蓄率的高生活水平有很大部分肇因於中國的低價民生消費品大量進口,但是在政治決策上Wal-mart類的公司在華盛頓並不擁有足夠大的影響力,有點扯遠了,中美日三角關係的動力學日後再與大家分享。日本是極度依賴進口的能源消耗大國,隨著中國對石油的胃口大增中日對石油的爭奪已白熱化。中日石油戰爭的戰線有三條:俄羅斯、伊朗與北非,目前看來中國似乎略勝一籌。俄羅斯看準中日兩國都需巴結他所以之前左右觀望遲遲不決定輸油管路線(觀望等待時機出手坐享漁翁之利向來是俄羅斯的拿手絕活,從清末到二戰至今日俄羅斯總是在遠東政策上採取這聰明的手段),今年普丁訪中時已決定將修築西伯利亞-太平洋油管的中國支線,但對於是否會持續修築輸油管至近日本的太平洋沿岸仍不確定。伊朗是日本的最大外勞題供國,兩國關係還算好,但伊朗與日本合作開發石油已確定破局,主要是日本備受美國壓力搞的伊朗不太爽,這也顯示出日本在亞洲策略上的受美國影響的侷限性,這也使得日本常受美國重視的意識形態綁手綁腳,不像中國可以靈活運用策略使得日本常在國際決策上慢中國一拍。至於北非的部份目前仍是中國勝出,下節會再多說一些。在這先插話一下談一下南北韓,在北韓問題上中國與南韓傾向給北韓時間慢慢質變,而美國與日本傾向持續圍堵北韓以壓力迫使金正日放棄核武,至於俄羅斯仍是一貫的觀望等待時機介入,北韓問題在中國能源問題上較不重要,待日後分享亞洲供應鏈生態的時候再多說一些。
    (七) 黑暗大陸、新大陸與舊大陸
        我們已將中國與週邊國家的石油互動大致說明了,現在來看一下除了亞洲之外中國的能源佈局。中國因對目前石油來源的集中與穩定度深感不安,故積極在非洲與南美洲尋找新油源。上個月在北京舉行的中非高峰會,非洲53國中除了與台灣建交的五國外其餘48國的領導人或其代表均有與會,產油大國奈及利亞、利比亞與蘇丹也在其列。非洲是國家最多也是政治情況最為複雜的一洲,一般情況下因彼此歧見與發展差異大,不太可能同處一室的非洲領導人們利用著這個機會做了許多檯面下的溝通,可見中國在非洲有一定的影響力,非洲亦是中國與台灣外交戰的主戰場(筆者個人認為台灣的外交政策應跳脫量的思考,重質不重量,好好穩固我們在中美洲死忠的邦誼才能真正發揮起槓桿作用,美國向來與中南美洲關係時有緊張,恰恰是我們能扮演關鍵位置的機會)。蘇丹北部是阿拉伯人居多而南部是黑人,阿拉伯人的政府支持的民兵這陣子在其Darfur地區進行種族屠殺引起國際輿論強烈批評,但礙於中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其實是彼此縱容對方內部問題的官話)與其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所以國際間仍對此人間慘劇持續漠視(其實就算中國不阻撓,也沒人想管頂多吐吐口水吧),而中國在確保蘇丹油源之後更在中非高峰會時於北京揭幕了全新又氣派的蘇丹大使館(由中國籌資興建)當作見面禮。至於南美洲中國找上了時時與美國作對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見縫插針是中國常使用的手段,更何況委內瑞拉是OPEC內的重要角色(第五大),現在中國每日向委內瑞拉進口30萬桶原油,在美國後院這樣搞當然把老美弄得又急又氣。至於南美最大的國家巴西則是大量出口鐵礦石與木材至中國,值得一提的是自澳門於99年回歸後便被中國作為對葡語國家的窗口(主要是巴西),積極培養葡語人才並拋開意識形態大力發展賭博產業,直接促成了澳門經濟起飛(美資賭博業在去澳門之前曾想來澎湖投資但被我們趕回去,但現在的澎湖縣政府仍想走觀光這條老路,無奈無通盤全體之政策)。歐洲對中國的態度相對美國務實許多,尤其以德國最為積極,德國的高公藝水準令醉心於大工程的中國領導人心儀不已(與當今台灣與美國政壇上大都是律師的情況不同,中國領導群大都是工程背景,與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的時候雷同),德國福斯是最先打入中國市場的外資車廠、磁浮上海線也是由西門子負責,德國蟬連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數年有大部分歸功於中國市場的持續成長,唯中國在取得核心技術後便決定在續建的滬杭線排除德商自己來搞,這也使得德國本來立場就較獨立的新總理梅克爾,敢批評中國人權紀錄卻不會招致國內反彈的原因。中國見到歐陸國家因美國入侵伊拉克而使關係變冷的真空,順勢加碼歐洲下了許多大訂單,尤其是Airbus的大單更是給足了歐盟面子與裡子(胡錦濤今年初訪問美國時也用了這一招下大單給Boeing收買華盛頓)。這也促成了歐盟派代表團赴美討論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膝蓋想也知,美國否決了這個提議,其實解除武器禁運不會對中國有什麼實質影響,因為中國真正想買的關鍵技術歐盟也不會願意賣,這是歐盟想表示善意與作面子給中國的政治舉動,怎奈美國不會做人使歐盟貼了個冷屁股。從這裡可看出美國把意識形態放在經濟前面;而歐盟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把經濟放在意識形態前面,這可說是美國人的天真,也可說是美國人的剛愎,很遺憾的台灣似乎也走上了這條路。
 
後記
(一) 競爭之餘仍須合作
        本月於北京登場的五國(中、印、日、韓、美)能源部長會議顯示了在彼此爭奪資源的時候仍須好好坐下來談,除了培養如何分配的默契外,大家擔心被別人聯合排擠也是主因。中美兩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尤其在石油上應站在同一陣線彼此合作對抗石油輸出國的壟斷,今天美國將中國視為石油資源的對手犯了戰略思維的錯誤,未來的中美關係是衝突或是合作仍要看美國是否有負責任的自信心。
(二) 中國能源不足的真相
        除了中國經濟持續擴張的供需原因外,另有一個常被忽略的結構性因素。中國使用能源的效率低落,其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密集度(每一國民生產毛額單位用掉的能源)遠比其他已開發國家還高,若中國能有效改善此一問題將可舒緩其資源需求的壓力,並一併帶動產業升級,若中國陷入了經濟持續成功發展的陷阱,持續投資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能源需求胃口不停增大的結過勢必會引發新的國際衝突。中國現在是重複著工業時代的發展模式,先生產先污染再升級,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前100大城市大部份在中國,中國面臨的環保困境是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難關,擁有高生產效率低能源密集度的國家有義務協助中國加快生產技術升級,尤其是拒簽《京都議定書》的世界最大污染排放國的美國更不能置身事外。
(三) 反思台灣
        台灣是中美角力中的重要部分,其實中美雙方都不希望台灣向對方靠攏,講白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台灣是個有資格腳踏兩條船的美女,只要多用智慧周旋在兩大公子之間雖不能予取予求,但只要態度曖昧偶爾對中美兩方都示好一下,不去強求不能當麵包吃的名分,必能妥善利用兩大公子的資源,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條件,切勿掉入了意識形態的框框把自己綁死,應以大國的戰略角度替他們設想來為自己創造機會。
 

 
翠峰湖by godchild 

        無名小站經常會當機,且未來被yahoo併入後恐怕會有網址被關閉的風險,所以我在下列這個網址有作備份,請各位也一併加入我的最愛,否則有朝一日這個blog如果突然不見的話,你們還可以繼續看到我的文章:  http://blog.pixnet.net/bonddeal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