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莎拉的鑰匙

作者:塔提娜.德羅尼

"我以為,這是唯一能保護你的方式,卻讓我永遠失去了你。 直到現在,我還留著那把鑰匙,為了我們之間的約定。"

  一開始是不經意的從電影介紹看到這部作品。這篇小說描寫的是1942年發生於巴黎的"冬賽館事件"(當時法國已經為德軍佔領) 。這本小說因為太暢銷了後來也出了同名電影;這個故事的影評與書評已經太多了,此篇是以比較主觀與直覺式的角度切入而提出兩個體會:

一.  對生命的體會

  一直在想:人的生命,除了用五官與肢體行為去彰顯它的存在外,還有其他方式嗎?如第六感的方式!或是透過某種虛無的方式去延續下去。文中的女主角之一-莎拉,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活在深深的自責中,卻無力化解,即便後來她以自殺來表示她的悔過,都仍然留給家人不願意去面對的傷痛;但命運之神卻神奇的利用一位不相干的女記者,無意間承接原不屬於她的苦痛並藉由真相的追尋來尋求出口,尤其在最後一幕,當女記者告知莎拉已邁入中年的的兒子,女記者用自己的小女兒以莎拉之名來紀念時,讓莎拉的兒子在背負這麼久的原罪後,瞬間得到釋放,當然也一起救贖了螢幕前失落的我。

  在故事運作的技巧上,可以感覺作者想在最後一幕給整齣故事一個交代。他巧妙的用一種溫馨的話家常與劇中人物的兒時照片回憶來架構他的結局,看似平凡同時也鬆懈了讀者的緊繃以久心防時,卻在最後一句對話用最大的威力很急劇的收網並發散出來。在整過電影過程中,一直瀰漫著悔恨、深沉、無奈與逃避的氣氛,突然被一股無以倫比的核彈炸開來,讓所有掉入這個故事的鬱悶心靈一時之間找到出口。莎拉的生命或許短暫,錯誤或許無解,但有心,仍然可以再另一個世代得到解脫與昇華。

  在1個月後,也去看了賽德克 巴萊;一樣有相同感觸,歷史的對錯或許見仁見智,但卻很能體會導演的心情寫照。他從漫畫中讓莫那魯道上身(或是受到莫那的精神與堅毅的感召),雖軀殼已逝,雖功敗垂成;但在80年後的今天,卻藉由魏德聖的力量來展現當時的震撼與驕傲。

二.  對政治的體會

  這個議題在台灣的社會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敏感甚至是禁忌議題。只要提到政治或是碰統獨都被視為無助經濟、沒有營養、吃飽太閒、盲目與偏激。但真的是這樣嗎?德國人民在一戰後因為戰敗而產生的經濟壓力,使整個社會普遍對政治出現無力與保持疏離。此現象恰好給納粹發展的機會,也讓希特勒藉由這個溫床取得人民信任,並開始其一黨專政,最後惡魔露出猙獰的面貌時,受害的不僅是鄰國與全世界,德國自身最後也難逃整個國家被分裂的命運。而另一個受害者-猶太人,是大家都知道一個聰明又會賺錢的民族,但他真正的興盛卻是在建國之後 不然一個無根不認同國家的人民,在怎麼勤奮努力,除了流浪與逃難之外,還能生聚出甚麼富強呢?常常看到台灣媒體或某些政治人物在對人民洗腦,只要拼經濟,不要碰政治,心裡總是百般的不解?所有的經濟活動,不是都由政治的制度與框架中發生出來的嗎?那些總統院長們,口口聲聲談不碰政治,不談統獨,只要拼經濟,只要ECFA,台灣就有黃金N年。真的有黃金嗎?還是另一種有味道的黃金呢?台灣的一黨獨大加上對岸的一黨專政,最後會長出甚麼樣的怪物呢?人民真的會幸福嗎?如果他們的政府對自己的人民死活都不在乎,為何會對台灣同胞特別好(讓利)呢?再說回台灣,如果不成為一個國家,成天巴望別人的施捨或妄想安於現狀(不統不讀),會有未來嗎?以色列跟巴勒斯坦就是一對明顯的雙面鏡,兩個(國家)都比台灣更小,一樣沒資源,一樣周邊區域緊張;但一個富裕又強悍,一個卻連國際難民的不如,我們都分不出來嗎?

  最後讓人稍感安慰的一點是:在電影看完難過好幾天後,在網路上發現,這個故事原來是作者利用歷史事件虛構的一個體材。心理終於釋然了,不然那幾天一直陷在一種無法言喻的窒息感,彷彿我也一起那種被禁錮在一個暗無天日的隔間裡,被深深的恐懼與無助埋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