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到底我們要相信所看到的(眼見為憑)?還是要看我們所相信的(先入為主)?」 這問題很重要,是一個人形成思維的可能方式,但是真的是這樣的二元論嗎? 我個人比較建議的是:
        懷疑 -- > 格物致知 ---- >相信 --- > 反省
        這樣做可以避免上述二元論的致命缺點:盲目與偏見。

        在求學階段,我們過於相信書本的論點,這是多數人必經過程(我並不例外),缺乏明辨、判斷能力使然。隨年齡增長,經歷的事多了,我們應該在記憶力減退同時,換來明辨與判斷能力,否則我們只會外表成長(衰老),心智反而衰退。如何能夠讓心智成長,我認為把眼界提升很重要。

        王陽明一首詩「蔽月山房」為: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請注意這是12歲作品)

        此詩看似簡單、易懂,卻道出一個很好的思維方式,我想追求的也是這一件事:
        能不能拋開所謂的傳統思維,用理性客觀的態度去「格物致知」?

        自認為教科書念的不差,也沒有誤解書本上想表達的意義,但是這些所謂的知識真的「實用」嗎?回顧財經領域的發展,有多少學者真正依靠那些財務理論戰勝市場? 還是他們多數是因販售「智財權」才獲得名利呢? 我相信後者居多。

        記得讀中國歷史時,多數對於魏晉南北朝的清談,或明清時代的八股取士不以為然,但若我們不求實用,一眛緊抱理論,那與之又有何異呢?

        我真正想要相信的事是:注重實用、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時時反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