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經雜誌上寫房地產價格, 經常有種論調, 說台灣的房地產相對於其他亞洲地區是最便宜的, 或許這是個事實, 但若因此推論用這樣的價格買進, 以後可以享受補漲增值空間, 這樣的論點卻不一定能夠成立; 即使在台灣的各個城市之間, 價差也十分明顯的存在, 從來就不會去期待台中或高雄的房價可以追上台北

因為老家在鄉下,為了求學得到都市居住,各個求學與工作時期住了幾個不同的都市; 同為直轄市的台北與高雄都住過相當長的時間
住台北時, 看著仁愛路或敦化南北路的條件, 林蔭大道又居於市區, 各個生活機能完善, 知道那是很好的居住環境, 但可能當上班族20年還是買不起; 同樣的條件, 市區的林蔭大道, 生活機能完善, 在高雄卻可以輕鬆入住; 這是種投資上的"套利"? 用較低的價格買到相似條件的資產?
若真是各項條件都十分接近, 應該會出現"替代效應", 而逐漸拉近兩地的價差, 使得套利的空間消失; 資本主義的價格機能是如此的運作; 為什麼兩個城市房地產的價差仍然存在? 這中間一定存著某種障礙讓替代效應不容易存在
以一般的硬體建設來看, 其實台北與高雄的差距並不大; 高雄市內就有國際機場, 有港口, 有山有海, 捷運即將完工, 運動場館也不缺; 讓城市出現差距, 而無法產生替代效應的顯然不是硬體設備; 或許是人口數量, 生活型態, 文化, 產業結構, 甚至天然的氣候...等讓不同地區的城市展現不同的樣貌, 讓房地產價格也出現很大的差距

房地產價格當然和人口數與土地供給等相對的供需有關, 除此之外還可以從其他角度來思考
以產業結構及生活型態的狀況來觀察; 高雄市勞工階級比例較高, 台北市的產業類別較多元, 單這點就會造成很大的都市樣貌差異; 因為勞工階層平常日沒空消費, 造成勞工階層比例較高地區的零售業, 平常日與假日的營業型態有很大的差別, 同時高比例的勞工階層集中, 讓消費行為出現相對一致的特性, 這樣會讓零售業的經營也出現不同城市的差異性; 零售業能夠負擔的店租成本高低, 會因不同的消費型態而產生極大的差距, 在不同生活型態地區的房地產價格自然難以相提並論
生活型態, 文化, 產業結構, 甚至天然的氣候, 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特色; 高雄一年到頭可以常見的陽光, 無法搬到台北, 上海的雪也不會下來台北; 工業區的街頭風貌, 和金融街的樣子就是不一樣; 即使把硬體建設弄到差異不大, 各項條件都十分接近, "替代效應"還是不會出現

在二高尚未全線通車前, 經常在年節期間和許多返鄉人潮一樣塞在車陣中, 從人車擁擠的都會區離開, 沿著公路逐漸改變車窗外的風景, 陽光, 空氣也會變得不一樣, 是種情緒的轉換, 像旅行者隨著不同的情境而有所啟發或沉澱; 城市的特性不單純只是人口或土地供給等供需有關的數字, 房地產裡住的是人, 軟體, 思想, 生活型態, 文化, 更是房地產價值的精隨, 不同城市間的房產價格無法相提並論, 更別提什麼落後補漲了
----------------------------------
每到年節總會想起那段返鄉塞車的記憶, 祝所有人都平安返家, 快樂過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