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報選股的邏輯來看,負面表列其實也是一種篩選的好方法,我的長線選股法則中有五大禁忌,姑且稱之為選股「五不咒」,五種公司絕對不列入我的選股名單表列中:

 一、 設備股
二、 衰退股
三、 KY股
四、 燒錢股
五、 大師股

        先來談談設備股吧!

        我絕對不碰設備類股,第一個理由是,設備股的存貨一向很難讓人放心,設備股的經營模式通常是電子製造大廠向設備商下訂單,設備商再向國外設備製造商下訂單,台灣的設備商幾乎都只是從事買賣與貿易的經營模式,一旦下游的電子製造商或上游的設備製造商出現問題,存貨就是拼命往所謂的設備代理商丟。

        該如何判斷一家公司的存貨高低呢?按教科書的說法是搭配營收的數字來比較存貨與營收之間的消長,當然,正式的財報比率分析中,有一個常用的數據:存貨週轉率(次),該數字一旦走低就是存貨開始惡化,然而,這個比率並非用營業收入來衡量,而是用銷貨成本。

那麼該如何更精準地衡量營收與存貨之間的搭配呢?我自己喜歡另一個自創的指標:存貨營收比
用當季的存貨除以該季的營收就是存貨營收比。

        這個比率越低越好,代表該公司存貨越低營收越高,不過,這個存貨營收比到底大於多少算高?低於多少算低?其實沒有一個絕對數值的答案,只能看相對變化和相對比較。

        如果一家公司的「存貨營收比」逐季逐年下降,那當然是件好事,如果整個行業的「存貨營收比」逐季逐年下降,也意味著該行業處於經濟暢旺的復蘇階段。

       然而,讓我們把目光放回台灣的設備類上市櫃公司的「存貨營收比」,大家一定會對該行業的超高「存貨營收比」感到驚訝與不安,請看表一

   表一:設備股過去八季的「存貨營收比」


        有一半的設備股的「存貨營收比」高於1,絕大部分的「存貨營收比」高於0.5,大於一代表這些公司消化存貨的天數至少要九十天以上,也許投資人對於該數字的高低沒有什麼比較的概念,為了清楚地比較,我特定列了幾家比較績優的公司,來瞧瞧好公司的「存貨營收比」到底處於什麼水準?見表二:

      表二、幾家績優公司過去八季的「存貨營收比」


        一經比較就曉得,比較績優的公司的「存貨營收比」,都在0.5以下,甚至在0.15-0.4的低水位之間,如此對照下就可以清楚地瞭解設備股的存貨之問題所在了吧!

        設備股除了有過高的存貨問題之外,從表一也可以看出多數設備股的「存貨營收比」逐季攀高,這些不利的存貨數字,在未來險峻的總體經濟環境下,將成為這些設備股營運上的一大隱憂。


       後記我會慢慢地寫至少10篇這個選股五不咒系列的財務分析文章,不過,都會鎖好友,本篇文章一天後也會鎖好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