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到,我並不認同通貨膨脹解釋為連續性物價上揚,主要是用一種比較精確的角度。貨幣有幾種基本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交易的媒介,其次是價值的儲存、價值的衡量等。如果貨幣就僅有交易媒介這一項功能,那物價反應來至貨幣多寡這種說法就會比較合適,但是當前的社會中,存在著貨幣發行機構(央行)用著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調節著流通在外貨幣數量,而金融中介機構(主要是銀行)也在貨幣流動速度上(或言乘數效果)扮演重要角色,使得貨幣多寡直接能夠反映物價的影響力大幅降低。

    可用實際數據來說明,最能表達貨幣多寡的應是央行的準貨幣,雖台灣本島經濟從2000年後逐漸因結構性變化常有起伏(主要是產業外移後造成的內需不振),可是企業創匯能力依舊,故在因應外匯的增加,貨幣仍有增加的必要。所以從央行的歷史統計中,準貨幣只有在2000年時,年增率呈現負數,其餘的時間都還是在增長,但物價為負的年度就多了些,如2001~03、2009年CPI年增率皆為負數,由此可見兩者不一致的情況。

    通貨膨脹會成為物價上揚的代名詞,與歷史息息相關,而且還是那種經濟上的切身之痛。20世紀發生過兩次著名的嚴重通貨膨脹,第一次在一次大戰後的德國,為了負擔戰敗國的龐大債務,讓貨幣發行氾濫,並促成了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就是二次戰後的中國,因與日本戰爭使經濟敗壞、民生凋蔽,而國民黨政府同樣犯了讓貨幣發行失控的錯,讓原先惡化的經濟更雪上加霜,加速了政權的轉移。這種歷史上嚴重通貨膨脹,往往造成物價嚴重的上揚、失控,所以慢慢的在通用話語中,這兩者被拉成了等號。

    此外,經濟學的演進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度過經濟大恐慌及其緩步復甦的1930~1950年代後,貨幣學派崛起,認為央行可以藉由貨幣的控制,達到調節經濟的效果,這觀念也是當前主要央行的政策起源。不過從1980年代後,整體利率趨勢走低,央行的控制能力也在式微,所以才會在這次的金融危機後,在利率已無調控能力後,祭出量化寬鬆策略。我想未來在分析經濟時,利率政策效果已大不如前了,試問原先即便央行緊縮利率至近十年的高點(約3~4%),但相對於潛在的獲利誘因而言(譬如炒股、炒房等),這種成本增加佔期望獲利的比率並不高,所以利率提升的抑制效果,在我心裡是低的。除非有央行有足夠的Guts,如同Fed主席伏克爾為了打擊物價,在1980年代初期把利率拉升至超過20%,徹底的粉碎物價上揚壓力。

    多數投機(或投資)所在意的是M1B(或M2),是包含活期存款(證券戶頭金額)的這個數字,因為現在的股票交易都透過款券劃撥,且證券戶頭往往近於零利率,故在資金有買股票的意圖時,才會大幅的將資金由定存轉為活期,這些轉換的行動讓這些包含活期存款的統計數有揚升的動力,因此在判斷是否有資金行情時,往往會觀察這類的數字。

    如果貨幣的多寡等同於物價高低,那每年央行准貨幣最多的時間就是農曆春節前後,那不就是這時物價一定會飆高嗎?  我想每每年節時候,一些食物確實會上漲,但也僅僅是幾天的影響而已,整體物價並不會劇烈波動,與當時准貨幣增加的幅度並不相稱,所以我想強調的是,通貨膨脹這個名詞用來說明物價連續上揚這件事,比較像是「借代」,亦即我們用了相關、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話語,來說著本質上仍有很大差異之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