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 Calling by The Clash



Spanish Bombs by The Clash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讀後感

以下自[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一書中摘錄大師的說法.
長期投資者應有的態度

(1)以收購私人企業的態度進行.
(2)考慮該企業的經濟遠景.
(3)負責經營的管理團隊是否誠信優秀.
(4)價格是否適當
(5)心中不預設賣出該事業股權的時機及價格.只要確認該企業的內在價值能以令人滿意的速度持續成長,就繼續持有該企業的股份.
(6)把自己當成產業分析師,不是股票分析師,也不是總體經濟分析師
(7)記住我的經濟命運終究是由這些事業的經濟命運決定
(8)遲來的肯定是好事,這給我好機會以優惠價多多收購該公司的股票
(9)不要只因股價上漲或持股時間夠久就賣股.華爾街最愚蠢的格言是:「你不會因為獲利了結而破產」只要投資事業能創造令我滿意的報酬,而且管理階層既稱職又誠實,市場對該事業的股票評價也不會過高,我願意永遠持有該事業的股票
(10)有三大股,即使市價遠高過其價值,我也不賣.超優秀的壟斷性持股永遠不賣.

巴菲特的五項投資邏輯.八項投資標準(p.s巴菲特說在他四十多年的投資生衙中,只有靠十二個投資決策,造就他今日與眾不同的地位。 )

五項投資邏輯:

(1)把自己當成事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2)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費性壟斷企業.
(4)最終決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
(5)沒有任何時間適合將最優秀的企業脫手.

八項投資漂準: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產品簡單.易了解.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史.
(4)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健.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資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8)價格合理.

          巴菲特說:在股票的市場上,情緒的力量往往比理性的力量更為強大,貪婪與恐懼往往使股價或高或低於公司票面的內在價值.

林區(Peter Lynch)的投資心法

彼得.林區會特別注意的幾項數據

1、盈餘;
2、銷售率(而且要計算該項產品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
3、本益比;
4、現金狀況(公司所掌握現金扣減長短債務後);
5、債務(包括長短債);
6、股息(包括這家公司歷年所發放的股息);
7、帳面價值(即須真正了解這家公司現有資產中的設備或房舍等,其帳面價值是否與現存價值鄉當);
8、隱藏資產(如果一家公司有隱藏資產,而未被列在帳上,那就太美妙了);
9、現金流量;
10、存貨;
11、成長率;
12、稅後存益。

找尋事實

       彼得.林區如果聽到一家公司有不錯的故事;他一定會設法去驗證,而驗證的方法包括:

1、充分利用證券經紀商:所謂「利用證券經紀商」,並不是僅僅打打電話問問最近的股市行情而已,而是要運用證券經紀商的管道,得到我們必須要查知的上一項的個種數據,或者其它您想得到的數據,甚至是您所想到有關這家公司的任何營運上的問題。

2、打電話或者親自拜訪您準備(或已經)投資的「投資人關係部門」:現在有許多的上市櫃公司都設有這樣的組織,以因應投資人的詢問。

3、拜訪公司總部:這也是彼得.林區很喜歡的一種求證方式。尤其他對於位在不起眼地區的公司總部,或是總部的陳設很簡陋而生產線卻不斷運轉的公司,更是充滿了興趣。因為這類公司懂得衡量輕重,把錢都花在刀口上,而不會去蓋奢華卻無生產力的總部大樓。所以您投資的公司,如果沒事就在充場面的話,可能您就得特別留意了。

4、草根調查(田野調查):就是針對您所要投資的標的公司,去嚐嚐他們的食品或用用他們的產品,或者享受一下他們所提供的服務。他認為實地去體驗一下,是最佳的驗證方法。

12項有關股價最愚蠢(或最危險)的傳說
已經跌成這樣,不會跌得更低了。
股價跌到谷底時,我們一定會知道的。
已經這麼高了,怎麼可能更高呢?
一股只要3元,我有什麼可損失的呢?(當股票下市時,100元買的股票和3元買的股票,下場都是一樣的)
股價最後總會漲回來的。
黎明之前總是特別黑暗的。(但有些股票就是永遠的黑暗的)
漲回XX元,我就脫手賣出。
我怎麼會擔心,績優股不太會波動的啦!
再等也不會有什麼好事發生的。(尤其是在空頭市場時,最容易有這樣的情緒)
看我損失了多少?我居然沒買!(這我也常犯)
錯過前一個飆股,我會抓住下一個的。
股價上漲,所以我一定是對的...(或)股價下跌,所以我一定是錯的。
彼得.林區自己的重點提示
不要高估專業人士的技巧和智慧。
善用您已知的東西,尋找尚未被發現,亦未被華爾街認可的機會。
投資股票前,先投資房地產。
投資的標的是公司而非股市,不必在意短期的股價波動。
股票能賺大錢,也能賠大錢。
經濟預測全屬無稽之談,預測短期股市動態更屬無稽之談。
一般股票並非屬於每個人,也並非適合生命中的各個階段。
瞭解我們所投資公司的本質,以及購買這種股票的原因(「這種股票穩賺不賠」不算!)
對年成長50%~100%的公司要特別小心。

有些股票情報可能非常有價值,尤其是來自該領域的專家。然而,在造紙業工作的人往往給人藥品股票的情報,而在醫療界的人則永遠有給不完的造紙業轉手的小道消息。

去投資看起來無聊、世俗、冷門,並且尚未被華爾街發現的單純公司。
非成長產業中的快速成長公司(20%~25%),是理想的投資目標。
尋找定位明確的公司。
小心考量本益比,如果股價被高估,,那麼即使其他條件一切完好,我們還是賺不到錢。
尋找不斷買回自家股票的公司。
研究一家公司幾年來的股息紀錄,以及過去幾次不景氣期間的盈餘狀況。
公司大股東或內部員工自購股票是個正面訊號,尤其是不止一人在購買時。
每星期至少花1小時做投資研究,把股息加起來,算算你的收獲,但不要算損失。

選新股票時,至少得和選購冰箱花一樣多的時間
要有耐性,盯著看的股票是不會沸騰的。
有疑慮時,稍後再行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