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上有個神奇的國民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簡稱GDP)公式:
       GDP=G+I+C+(X-M)
        G:政府支出、I:民間投資、C:民間消費、X:出口總額、M:進口總額

        而今年的GDP總額與去年的GDP總額的成長率,一般俗稱「經濟成長率」,如果聽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1%的新聞時,那就表示今年國民生產毛額比起去年增加了1%。

       所以,如果政府想要提振經濟,無非就是從這個大項目去努力去著手,只要這幾個項目能夠快速增加,則至少經濟成長率在數據上會很亮麗,只是,萬一政策資源有限,只能去刺激GDP公式中的某一項或某兩項數據增加時,如果你是政府的經濟決策者,你想要或者必須加強哪個項目呢?不管哪一個項目,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像台灣這種缺乏各種資源原物料的國家能夠依賴所謂的民間消費(或者稱之為內需)來刺激經濟成長嗎?

        什麼是民間消費?簡單的說就是你我的任何開支(當然買房子買股票不算),假設,今天政府打算用刺激內需來提振經濟(GDP)成長率,於是政府撥了十萬元給你家,或允許你的家庭少繳同金額的稅捐,所以妳們一家人每個人都多了一筆錢可供消費,你老爸買了一部蘋果手機,你媽媽買了一只義大利名牌包包,你老姐買了韓國偶像團體SJ的原裝進口的寫真集,身為動漫迷的你買了一張當紅最新動漫火影忍者的正本光碟,於是你們家在整個經濟體貢獻出十萬塊錢的「民間消費」。

       然而,台灣的GDP真的增加10萬元嗎?大家別忘了,神奇的公式當中唯一的減項:「進口金額」,於是我們重新計算一下,蘋果手機、名牌包包、SJ寫真集、火影忍者光碟......通通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你們一家人之消費雖然增加了10萬的消費,但另一方面卻也增加了差不多金額的進口減項,所以政府想藉由你們家的消費來拼經濟的政策卻變成替美國、義大利、韓國與日本這些出口國拼經濟(這些國家的出口卻因為妳們家的消費而增加了)。

        好吧!也許你家沒有那麼有錢,臨時多出來的金錢只能用在吃飯上頭,別忘了,台灣農業自給率相當的低,舉凡麵包麵粉牛肉....每花一塊錢在吃飯上,恐怕都有很大的部份得從國外進口,更別說各種民生必需品中都必須用到的各種原物料,一切的一切都得從國外進口。

        所以,小國寡民經濟屬性的台灣,想要單靠所謂的內需來提振經濟成長率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只會替鄰國增加她們的經濟成長,沒有生產天然資源與原物料的小國家如台灣,過度刺激內需宛如將鈔票丟到經濟迷失的漂流中,雖然火影忍者或Super Junior可以帶來歡樂,但卻帶不來GDP。










P.S本文將刊在國語日報中學生報雙周刊,並感謝國語日報的採用與刊登



我50歲前最後的財經作品,《財務自由的講堂》與《財務自由的世界》,將在10月15日開始預購並於10月底正式面世。一如往例,購買本書的讀者,憑12月1日前的發票,以傳真圖檔方式至木桐,將可以加入或展延好友期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