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多頭演義

   璀璨黃金的七道煙火

   前言:
   二十一世紀,黃金依舊扮演了在混亂局面下的最終屏障。每當美元、日元、歐元無法繼續擔任國際支付工具之時,作為最傳統的貨幣──黃金──都會浮出檯面。畢竟黃金本身的特質與紙鈔不同,不會隨時間改變,黃金無時無刻都稀有。黃金在二十一世紀又是如何成為熱門的交易商品?

層出不窮的黑天鵝事件

    對抗通膨與貨幣購買力下跌的最好方法,一個就是創造更高的報酬率,讓自己賺錢的速度超過通膨,光這樣無法避免黑天鵝事件。如果發生重大的黑天鵝事件,原本累積的財富也會受到嚴重的減損,例如前幾年辛巴威貨幣價值嚴重下跌,或是更早之前台灣將舊台幣換新台幣的歷史。

    人稱台灣黃金王子的台銀楊天立經理點了點頭說:「很多人以為我好像是主張金本位制度,其實我並不贊成恢復金本位,也不認為有恢復金本位的可能。但我在思考的是--什麼是金融支付體制的最後解決手段,或是什麼東西才有真正金融價值?」

    多數人在主觀上不期望黑天鵝事件發生,也不知道未來有哪種黑天鵝降臨金融市場。然而就跟買保險一樣,不期望自己死亡,但總得為了可能發生的風險做準備。

    很多人都停留在過去的既定印象中,認為世界的經濟只會越來越好,就算沒有越來越好也會有循環,下跌的股票一定會漲回來,經濟衰退後一定會成長,失業率一定會下跌,但這是一種很模糊攏統的錯誤觀念。

   黃金價值重現

    二○○二到二○一一八年間黃金持續上漲,經歷了聯準會升息與降息循環,經歷了次貸危機、石油高漲、金融風暴、量化寬鬆與茉莉花革命等,黃金沿路大漲小回,直到黃金漲到每盎司一五七五美元,市場才注意到黃金已經跟過去大不相同。台灣銀行貴金屬部副經理楊天立表示:「這八年來黃金會這樣上漲,是在許多無法短期改變的總體面因素的長期催化下產生的結果。」

    一、長期貨幣購買力的下降

   國際上的經濟結構與貨幣勢力也在漸漸改變,近一個世紀,美國就代表全世界,過去全世界有七成六的外匯準備是美元與美債,金融海嘯之後最低曾經降到六成初頭,目前已回升到七成。沒有人知道十年或二十年後美元資產應該要占多少?但外匯存底很高的新興國家,不希望本國的貨幣升值太快,還是會持有一定比例的美元美債部位,只是大家心裡的想法已經漸漸改變。

  「台灣過去依賴美國很深,也以累積高額美元外匯存底而自豪,其實這沒有什麼好驕傲的,這只是代表我們是靠外銷貿易為主的國家,並且單一集中連結美國的結果,台灣這樣的單一價值觀應該要漸漸被改變。」楊天立再三強調。

    至少依照現在的發展,二十年之後美元佔全球外匯準備不會是七成,有些國外研究機構指出會降到四成,所以還有三成的減少空間。這是合理的推論,因為世界各國的貨幣當局也漸漸體認「一籃子貨幣」的必要性。

    由於美元的需求下降,使得替代需求會上升。世界關注的是人民幣與歐元,儘管兩種貨幣各有各的問題,或是一些胎死腹中的亞元、油元。在沒有明確的替代貨幣浮現之前,投資人要提升黃金的地位。

身型高大外表斯文,有如學者模樣的楊天立揮了一下左手說:「我們自己做的研究與國際研究報告都顯示,不管是一百年或是三、四十年的區間中,一些強勢貨幣的購買力相對於黃金購買力都是下降的。也就是說相對於其他強勢貨幣,黃金在貨幣裡面相對穩定許多;雖然許多研究都指出,黃金的價值經過通貨膨脹平減後的購買力也是下降的,但貨幣下降得更快也更多。」


    二、成熟國家的財政危機

    楊天立表情嚴肅起來的說:「第二件點火的事情是各國的主權債,雖然市場上比較聽得到的是歐洲的主權債危機,但其實一般投資人都沒有去考量到日本與美國的主權債危機。」

    台灣政府的舉債上限是四○%,美國目前顯性的主權債約是GDP的一○○%將近十四兆美元,日本是二二六%,歐洲國家更高。楊天立搖搖頭說:「學理上與經驗上,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國家債務高到多少的倍率才會倒債。」

  從信評來觀察,日本從AA+震後被調降到A-,如果再往下調就是BBB+,公債就變成高收益債,若往下比希臘、西班牙那些國家已經到垃圾債等級,日本已經相對較好,而美國公債雖然是AAA,但未來展望已經被下調成負向。

    全球的成熟國家都有一致的惡化趨勢。市場的信念就是國家大到不會倒、小的國家有大國可以救,但如果是法國、英國未來出現債務危機,不是是單一問題,還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產生連鎖效應。

   有些言論呼籲中國持有那些債務危機國家的公債,然而中國為何要買單?人行私底下的壓力很大,除了買進美債、歐債,一直不斷有消息傳出來中國在增加黃金準備。

    除了主權債務,國家還有財政赤字,社會安全、健康保險等等社會福利支出,這些都是政府的隱形債務,而且越成熟的國家財政危機越重。若加計美國的隱形債務約高達七○幾兆,這是美國GDP的整整五倍。

    楊天立繼續說到:「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候,創造資本利得或是其他殖利率報酬都是很重要的收益來源,但如果再來一次金融海嘯,所有的資產評價都會受到很大的減損。有沒有一種東西可以做為那些資產的保護?」

    每個人應該把自己當作一個獨立的央行。買黃金不應當作投機,持有黃金是做為個人的黃金準備。○八年融海嘯之後,黃金作為資產保險的概念,漸漸被許多人接受。


    三、各國央行儲備需求

 一個沒有資產價值擔保的貨幣,一旦貨幣供給過高,就會引發物價大幅上揚及匯率狂貶。為了穩定貨幣價值,儘管世界各國央行已經廢除金本位制度,各國央行依然一致地持有黃金作為央行儲備,默默地進行。

    黃金儲備是各國央行極重要的防線,它可以應付突如其來的貿易逆差與金融帳逆差。對於吸引外資、穩定貨幣來說,充足的黃金儲備可以增加國家的國際聲望。如同經濟學家熊彼德對於金本位制度的浪漫描述「一種信譽的象徵、光榮的標記」。在人類的潛意識裡「鈔票」只是黃金的替代品,黃金才是財富的終極型式。

   從表一可以看到,中國與印度的黃金準備相對其外匯存底還在相當低的水位,這個比例只會升高不會減少。

  表一、世界央行黃金儲備排序(2011年4月) 資料來源: IMF, World Gold Council


*準備率:指黃金準備佔該國外匯存底比重。


   四、新興國家需求增加

    楊天立表示,依照過去經驗,一個國家在經濟成長尤其是國民所得超過一萬兩千美元的時候,對於黃金的需求是不斷高度增加的。

    由表二可以看到印度與中國這幾年對於黃金的需求除了印度在金融海嘯時期有降低,中國對於黃金需求連續上漲增加了八年。

表二、中國與印度的黃金需求 資料來源:GFMS, World Gold Council



五、地緣政治風險提高產生的避險需求

    由歷史的經驗,只要人類恐慌蔓延的時候,都會搶購黃金。近期國際情勢的不安定,產生避險需求的資金源源不絕地進場買進黃金。黃金被人類當作最終貨幣,其價值不會被破壞,永遠都會被接受。

    楊天立嚴肅的說:「去年有北韓問題,今年也是由地緣因素點火,先是北非中東再來到茉莉花革命,茉莉花革命的初期市場還沒有感覺,直到埃及、利比亞、中東等國,越來越接近產油國的時候,大家才發現越來越不妙,不但影響到油價,還影響到通膨預期,金價就在這些因素下推波助瀾的上漲。」

    「有人會說一九七○年代也發生過能源危機,但那時候是OPEC主動減少對西方世界的出口,當時不是缺油而是政治手段;現在則是需求很大供給有限,而且產油也只有一半是由OPEC組織控制,另外一半不斷的生產,油價還是持續上漲,那表示油價的需求是真的增加。也有些人認為現在全球的總GDP對原油的依賴度不如七○年代,但不可諱言的,油價上漲對於經濟成長還是有一定的殺傷力。」

    從回教世界的革命,到近期賓拉登遭擊斃事件,單就賓拉登單一事件其實影響不大,市場較為憂慮的是後續的不確定性。地緣風險不會在短期內結束,而且隨著時間發展可能會更複雜。


    六、長期通膨的隱憂

    通膨就是過多的鈔票追逐有限的財貨,現在是錢太多造成的,美國量化寬鬆後,錢絕對不是短期可以收得回來。

    楊天立表示有人說如果美國開始升息,黃金就會開始下跌,他覺得這是以偏概全,短線上一定會有反應,但不會是長期趨勢。美國施行QE2以來,真正大漲特漲的是糧食、飲料、紡織與新興國家房地產。所以一旦資金緊縮,黃金也絕對不是受傷最深的原物料商品。況且,萬一這些政府緊縮資金操作不當,傷到經濟成長,產生硬著路恐慌蔓延的時候,通常這時候黃金會漲。

    理論上如果只考慮利率與黃金這兩個變數來說,因為機會成本的概念,利率上升黃金應該要下跌,但現實環境是相當多複雜的變數一起變動。

    除了貨幣供給的增加引發通膨,主因還是新興國家人口成長、經濟成長、城市化等因素所產生的財富效果,使得消費力的逐年快速增加,產生很大的原物料需求。二十世紀,全世界的經濟是由十億人口的歐、美、日所帶動,未來的經濟光是中、印就有二十億人口,加上亞洲新興、中東、非洲,浮上檯面的已經超過二十五億人口,後面還有國家前仆後繼,所以這個趨勢只會更加強而不會更減緩。這樣的基本面因素只會讓原物料小回大漲,在這樣的因素下,身為原物料之一的黃金,要單獨下來也很難。


    七、開採量減少

    十八世紀黃金一年產量平均約為二十五噸,十九世紀的黃金開採熱潮,找到了加州、加拿大、澳洲、阿拉斯加、南非、西伯利亞等地源源不斷地開採,黃金一年產量增加十倍到兩百七十五噸。到了二十一世紀,黃金每年開採量超過兩千五百噸。

    楊天立眉頭一緊地說:「現在黃金的供應是很緊縮的。」「黃金礦產量增加的年份是○九、一○與一一年,一二年以後礦產量應該會減少。因為很多新興國家都是在二○○○年代初期才投入新礦開採與舊礦改良,新礦投入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有回收,投入五、六年以後才會看到效果。若以黃金的全球存量來說約有三十年的開採期,可是經濟開採量約剩下十年到十五年。」

    表三顯示每年黃金的開採與回收量。全世界黃金需求每年總量約十五萬八千噸,有超過一半是珠寶金飾需求。另一方面,從二○○六年開始每年黃金開採量僅約二千五百公噸上下持平,甚至有減少的趨勢。需求快速增加,加上開採量的成長速度減緩,是黃金價格上漲重要的原因。
表三、各季度黃金開採與回收量 資料來源:GFMS


    黃金是資產防衛的最後手段

    這七大黃金上漲的基本面因素,都是長期的總體現象,短期內不易改變,也無法馬上解決。經濟史學家蕭伯納說過:「你要嘛相信黃金的穩定與可靠,要嘛相信政治人物的誠信。」

    一旦金融市場恐慌蔓延或是失效的時候,黃金的優越性就立即顯現出來,被人重視。雖然錢不是一切的解決之道,但黃金這樣的特性,可以作為投資人資產防護的最後手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