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上市公司究竟是由哪些人組成?通常散戶們只想到「股東會」,所以當投資人去思考一家公司公司到底值不值得投資時,往往只流於股東這個層面而忽略到其他的因素;一家上市公司除了股東會、董監事以外,還有產能、工廠、產業地位、員工、債權人、上游供應商、下游通路以及政府等等眾多組成份子。倘若一家公司處於經濟成長的賺錢階段,股東有股利可分配,員工有工作與獎金,政府有課稅收入,整個產業有穩定產能,上下游的廠商有生意可作,債權人可獲得充分的償債保證,公司CEO有崇高的社經地位。然而景氣一旦反轉,整個局面就完全一百八十度改變,股東除了沒有股利可發放外還要面對股價的崩跌,員工除了獎金薪資縮水以外還得面臨裁員與失業,供應商跟著要勒緊褲袋,債權人開始擔心借出去的錢成為呆帳,政府除了沒有稅收以外還要背負種種責罵。

        去年全球金融風暴引發景氣衰退以來,台灣有相當多產業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如整個產業合計虧損超過千億以上的DRAM、面板,還有金融風暴中心的金融業,此外還有汽車業、鋼鐵業以及更另人擔心受怕的營建業。當然持平而論,我不認為這些產業的大部份公司會面臨倒閉或破產,畢竟,一個產業只要還有其市場需求,就不可會消失如DRAM與面板,我也深信一旦這些公司面臨更險峻的狀況的話,這個產業的潛在併購者自然會出面收購,而政府應該也會拿出資金與資源去拯救這些重要產業,不過,一個被投資人長期忽略的投資陷阱就在這裡面。

        以DRAM來說,相關公司的股價全數跌到十元以下,且多數跌到每股不到五塊錢,沒錯,這些公司倒閉關門的機率很低很低,沒錯,此刻的股價很有可能是最低點(起碼應是相對低點),只是,就算能買到史上最低的股價,也有可能會賠錢,為什麼?上一段有提到一家上市公司的組成關係份子不單單只有股東,也就是說一旦有新的資金要金援或溢注之際,這些資金或出面收拾善後的政府的著眼點恐怕不在原有股東或股價上,新的金主所圖的是產能與上下游整合,政府圖的是產業秩序的恢復、債權銀行的保全或是勞工的就業,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之下,原股東通常會被犧牲的。

        舉例而言,一家資本額一百億的公司,她在金融風暴下賠了其中的九十億,顯然地她只有兩條路,一是破產倒閉,二是增加資金,而所謂的金援、紓困或產業整併,說穿了就是灌注營運上不可或缺的現金,然而問題來了,當一位購併者或政府拿著現金要入主或金援這家公司的時候,難道不會要求原有的股東要在帳上認列虧損,與要求原股東進行所謂的減資,當一百億的資本減資成十億的股本,而新的金主肯定會做一個「現金增資」的動作後才會將公司所需的資金(譬如九十億好了)匯進這家公司,如果你是原有的股東的話,你的持股數量將減少九成,也就是說本來持有十張股票,經減資再增資以後,持股只剩一張,且公司的總股數沒有改變,就算這家公司幸運地整併成功並恢復昔日的獲利水準,舊股東所能分配的股利也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此外還有一些紓困的方法,如公司發行大量的特別股或條件寬鬆的可轉換公司債以吸引新的資金,未來這家公司一旦轉虧為盈,大多數盈餘恐怕要先分配被特別股股東,或者大量的轉換股票籌碼源源不斷地湧入股票市場,讓股價不易上漲。

        舊股東受到這樣的待遇是相當合理,畢竟沒有笨蛋會拿出新的資金,去和一家早已虧損連連的股東們一起分享新的資本,舊股東必需在面對虧損事實與步入倒閉之間做出取捨,這將是那些千億虧損與百億缺口的公司們未來救亡圖存之必經途徑,所以,當投資人面對一個「不會倒」與股價趴在地板的公司時,千萬要想清楚,即使沒有下市倒閉的風險,但是若進入減資後增資的必要程序以後,股價或許會上漲,但是持股數或持股比率將被大量稀釋,那真的是「賺了股價賠了本金」。
09/1/19出刊之400期壹週刊"台股教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