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1998年,應該是我從1991年進金融圈以來到現在(2008不算),景氣最慘,股市最遭糕,問題公司最多,一家家的上市公司因為週轉不靈而跳票、下市倒閉,然而這段歷史卻因為八年來刻意淡化與隱瞞,讓許多人對真正通縮時期下的殺傷力失去藉心,為何1998年下半年的股市地雷史會被媒體與金融界淡化呢?很簡單:一是政治正確、二是金融業幫兇。

        本文不再去探討那段期間的過錯責任,只因某美系投資銀行主管杜英宗日前提出一段警語:
        「企業不會買庫藏地更不要買地」
,不過就算有名的財經人物,只要是提出不利股價走多的語言,當然這句話就當作船過水無痕地沒有任何的後續討論,其實說穿了,以現在記者的程度與經驗,就算叫他們想破頭,也無法思考這句話背後的長年累積之經驗史觀。


        還有!當政府、媒體與金融業忙著慶祝欽差成功下巡與開香檳準備好好炒作「欽差施捨概念股」之餘,11月9日央行總裁彭淮南假日不在家休息,急著召開會議宣佈調降利率一碼,看起來只有彭總裁的頭腦清楚一點,因為只有他有從1998年的金融大震撼下記起教訓。

       什麼是庫藏股,就是一家上市櫃公司用自己公司的現金到集中市場(也就是我們面對的股市)去買進自家的股票,當然買進的理由冠冕堂皇,那些抬面上的實施庫藏股之原因請大家不用認真去看待,買進庫藏股的當下,凡是有人買進就必有人賣出,不然就不會成交,重點在於,誰賣出的?散戶嗎?錯!一家公司宣佈庫藏股之時,散戶除了拍手叫好大讚利多以外,通常還會跟著去搶進呢!或許我觀察事務比較基於「人性本惡」的角度,但是,歷史上一直是顯示如此的事實:

        庫藏股往往是幫大股東與公司派套取現金之工具。

       十年前沒有庫藏股這個制度,但是,公司用帳上現金替股價護盤與替老闆套現早已經是自古就有,庫藏股這個制度不過是將這些大盜行為「就地合法」罷了。

        以前的庫藏股玩法是這樣的:

        譬如有一家叫作「雲林掏空公司」,她的帳上現金有十億,於是她用這十億去開了幾家子公司,如「雲一公司」「雲二公司」…..,然後由這些子公司的名義去市場買進雲林掏空公司的股票。這家雲林掏空公司的董事長叫「您」董,其它大股東有蕭董、連董、吳董、陳董,總經理則是劉董;他們手上都持有很多雲林掏空的股票,當然他們都比你我更了解景氣與公司狀況,於是他們都想趁這些「雲一公司」「雲二公司」..子公司們進場買進股票時,將手上的持股趁機倒掉,不過,做壞事的人除非真的和欽差有關,否則真的很難如願以償。

       於是十億元很快就讓子公司揮霍一空,但是您董、蕭董、連董等人的股票都還沒賣光啊,可是外面有一堆法人像總幹事如此精明的投資人看得懂財務報表呢,轉投資太多的話,還沒套現之前就會被揭穿;簡單,子公司去向銀行借錢,如此又有現金可以揮霍套現,且不必顯現在公司的財務報表,反正雲林掏空公司替子公司的借款做點保證背書就成了,如此一來又從銀行搬出十幾億。

        十幾億不夠您董的股票套現?子公司的背書又被一些更精明的視破?簡單!這些雲一公司、雲二公司….等子公司終於長大了,他們竟然生了「雲您孫公司」、「雲九孫公司」、「雲林英國孫公司」…等等公司;這些孫公司一生出就急著向銀行再借十幾億,然後進場買進阿公公司「雲林掏空」的股票,這時候,您董蕭董劉總的親朋好友們的股票通通可以解套,甚至於可以大賺一票呢。

        好景不常,景氣壞到不可收拾,這些勾當有一天終於快要「紙包不住火了」,且公司的營運也出現相當大的危機了,廢話!一家公司在不景氣中賴以生存的現金被這種大股東如此糟蹋,有哪一家公司可以撐過經濟衰退呢?

       沒關係!還有一招叫做「紓困」,只要黨政關係良好,或號召工廠一些中高年失業勞工帶著他們的七十老母與兩歲嬰兒去行政院抗議,以及請些媒體順便做點「失業悲歌」的議題,政府就會幾十億甚至於上千億的紓困款撥下來…繼續供這些人從事套現。

        太悲觀…不!我帶大家來回顧1998年8月以後到隔年1月這短短六個月的「地雷台灣」。

       七月二十九日高雄地區知名的安鋒鋼鐵的貸款因為到期展期不及,導致跳票七千九百萬元,整個安鋒集團向銀行的貸款金額高達三百五十六億元。
       原因:子公司護盤。

        八月、萬有紙廠成為今年第一家下市的上市公司,以生產工業用紙為主的萬有紙廠過去五年虧了四年,總共虧損金額高達二○.八六億元,公司新舊兩派對立終於釀成萬有跳票,最後萬有被判下市,最後一天的價格是三.七四元。
        原因:為防止被併購而用子公司控制過多股權。

        九月、在台中市以「瑞聯天地」在房地產打響旗號的瑞聯集團,十月二日集團旗下的瑞聯建設與瑞圓紡織驚傳跳票。
        原因:買地太多。

        十月、東隆五金與美式家具跳票
        原因:子公司護盤、其中東隆投入四十七億元買了小坪頂的土地。

       十月、羅傑建設、中央票券、宏福票券、新泰伸銅、聯成食品、台芳食品跳票
        原因:買地太多

       十月、當年最大的掏空案-國產汽車,據我印象,連同銀行欠款民間借款…超過六百億。
       原因:買地太多與子公司護盤

        十一月二日新巨群集團驚傳違約交割風波,其中台芳違約金額一.一億元,中鋼構為七五五萬元、之後還有大中鋼鐵、友力鋼鐵同樣被新巨群集團掏空並跳票下市。

        十一月、即使是在財政部展開五大紓困方案之後,仍有中精機引爆違約交割事件,結果是中精機旗下六家投資公司買了太多股票無力交割。上市之前中精機靠本業,每股純益約一.五元上下,上市後中精機股價皆能維持在三五元~五○元之間,後來成立子公司拚命拉高股價,1998年年四月中精機股價一度漲到一○二.五元。上半年中精機仍可勉強靠業外撐場面,到了下半年中精機受困於股市低迷,子公司創造業外收益的能力大減,到了第三季獲利陡降至九九八萬元,中精機股價勉力支撐在八○元已漸感乏力。
       原因:子公司護盤

        十二月、三采建設、尖美建設、長谷建設、宏總建設、仁翔建設、寶祥跳票
         原因:買地太多

        十二月、國揚、亞瑟、順大裕、台中商銀、長億、達永興業、櫻花、寶成建設、彥武鋼鐵、名佳利、元富鋁業…..該月上市櫃地雷高達二十餘家。

         一月、啟阜工、東雲、東帝士、誠州、桂宏….

       十年前,台灣遭到第一次通貨緊縮的危機,短短六個月就有將近百家的上市櫃公司跳票,一一地倒閉與下市,當時一年半以來股價指數也是呈現腰斬,而當年因為子公司孫公司護盤與買地過多也造成將近百家公司下市,至今官員與媒體還沾沾自喜台灣自外於當時的亞洲金融風暴,當然當年可憐的散戶大眾至今,起碼都四五十歲以上,早就已經無力傳達這段歷史,短短半年將近一兆的市值就此蒸發,買到地雷股的小散戶根本沒有後來2000年上萬點的機會,因為買錯股票的下場就是直接宣告---game over!

       難怪杜英宗會發出警語。

       最後!我依然站在烏鴉的立場,那些投入現金去買進庫藏股的公司或是買了太多土地的公司,請大家不要碰吧!

      註: 以上地雷股的事件,我只能盡可能地去找昔日報導,或是我的腦中記憶,如有月份寫錯請來信更正,或有月份誤植,如1998年10月爆發的事件寫成11月之類的錯誤,但是大方向是不會有錯的,上述這些公司都是集中在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年初的時候發生的

       有關庫藏股的衍生閱讀
      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13897866#comment2382804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