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四個月當中(含春節的二月),有九個月的上旬呈現下跌,只有三個月的上旬是上漲的,也就是說當你每個月月底去投資,然後在上旬的十號或九號賣出,就指數的報酬機率而言,你只有23%的機會可以賺到錢。
不過,如果單純就月線的表現的話,過去十四個月竟然有六個月是上漲的,為何上旬的上漲月數只有三個月?而拉大到整個月的表現來看,上旬的表現比起整個月來說差很多。

        我將這些數字統計一下,過去十四個月以來每個月的上旬的平均跌幅為2.3%,而過去十四個月以來每個月的平均跌幅是4.3%,也就是說在過去走空的14個月當中,上旬的跌幅就已經超過整個月跌幅的五成以上。

        若看小型股指數(OTC),上旬下跌的機率不輸給加權指數,且小型股的上旬平均跌幅更高達2.7%,也就是說你每個月上旬去投資小型股的指數,過去十四個月,每個月都要損失2.7%,一樣的,OTC上旬的跌幅都遠大於中旬與下旬。

結論:
1、 空頭市場的架構下,每個月前面十天的投資,不論是下跌機率,或是下跌幅度,都遠遠大於中下旬。
2、 搶短線的投資人,不論你基於任何理由要進場搶反彈,請避開每個月的前十天,當然,我的建議是「能夠不搶就不要搶」。

為什麼?

        很簡單,股市成立的理由就是要讓大股東將股票賣出來給散戶,而吸引散戶買進的最大誘因就是「營收的公佈」,現在的投資人受到巴菲特之流的出貨者的洗腦,自以為很聰明地去看公司的營收數字,其實,營收的數字不過就是「發票」上的金額,營收不過就是生意的多寡,經營一個生意與一家公司,營收根本不是重點所在,塞子公司孫公司啦、同業互換單子、挪未來的訂單、調整會計銷貨帳務、賠錢低價搶單、買賣原料…..至少有一百種讓營收成長的方式,然而、有沒有增加獲利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散戶只要聽到「營收創新高」就會搶買股票,或是聽到「營收大幅成長」就會麻痺自己繼續死抱活抱手上套牢的股票。

        講得更明白的是,每個月上旬會充斥著公司的好消息(無論是真是假?),這時候散戶的賣壓就會降低,甚至於會進場搶反彈,當然,這就是大股東或大戶倒貨的好時機,然而既然是空頭市場,大單稍微倒貨一下,股價當然就很容易下跌,不過對大股東而言,他不在乎股價下挫與否,他只在乎自己是否能變現逃生,畢竟人家大股東的持股成本不過才五塊六塊錢的,從一百元跌到四十元對他而言,不過是一百棟豪宅變四十棟豪宅罷了!不一定呢,現金到手等到空頭末端,相同的現金說不定又可買回百棟豪宅也說不定呢。

    台灣第一死多頭(一)-這,就是凹單

      
    
台灣第一死多頭(二)-凹單者的修鍊
   
    
台灣第一死多頭(三)-凹單啟示錄
   
    
台灣第一死多頭(四)-凹單勝出
    
    
台灣第一死多頭(五)-死不認錯的凹單聚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